林晴撅了噘嘴:“行吧。”
谁不喜欢被需要,程奶奶笑得眯上了眼。
闲下来后,林晴也会去大姐二姐那帮忙准备年货,顺便又去了叶大娘家认识药材。
偶尔向叶大爷请教一下内蒙有哪些药材是东三省没有的。
在内蒙工作的这半年来,林晴看到了一些弊端,过于重视工业反而忽略了农副业。
内蒙东部地区有点尴尬,这边有的特产,东三省基本也有。
虽说这边有丰富的矿场,说什么可以挖几百年的,林晴显然是不信这种话的。
随着科技设备各项发展,越后面开采的越多越快,怎么可能真就把煤矿全挖完了,一点不留给后代子孙的。
矿区终将会有落寞的一天,那一天到来,需要什么来顶替上?
特产,东三省有。
种小麦粮食?
林晴记得隔壁老大哥卖得比他们还便宜,很容易受到冲击。
有钱没钱带毛不算,光靠畜牧业只能扶持部分人,现在引入的人,他们的后代可能又会往外走。
也许辉煌起来的矿区终将变成鬼城。
林晴觉得需要提前发现不可取代的点从而牵动一部分经济,从现在开始布局,让手中的国货在未来迅速火起来占领市场,这才是她穿越回来的意义。
药材或许也是一条出路,更何况她有这方面的金手指。
第186章 副业
过年吗,就是库库吃,林晴瘦下去的肉又涨回来后,宇梁学长把设计图也画好了。
岳奶奶这辈子都没缺过钱,林晴知道这时候谈钱有点践踏宇梁学长的心意。
内心寻思了半天,只来了句,“这边要是混不下去了,就去内蒙,那边环境比这强多了。”
当然,林晴是不希望宇梁学长真来内蒙的,不是她不欢迎,而是去了那边,他的理想和抱负可能就真得无法实现了。
未来的岁月太难熬了。
宇梁学长难得露出个灿烂或者说真心的笑容:“好。”
拿了设计图,林晴和程洛也开始准备回了。
大姐和二姐家的几个小孩子都很舍不得林晴走,毕竟当姨姨的大方,没事就带她们去供销社买买买,作为有奶就是娘的小孩子们,很难不被拐。
林小家已经长出小牙牙了,最爱吃三姨给买的肉肠,见到林晴就会手舞足蹈,口齿不清地喊:“姨~姨~姨,肠~肠~肠~”
林晴亲吻了几个孩子后,踏上了归途。
这一次有老程在身边,心情就很不一样了。
林晴靠在程洛的肩膀上,随意地道:“咱们也要个娃吧?”
程洛轻抚着林晴的头发,没有说什么,这个不是他决定,而是她决定。
然后,林晴回头想了下,孩子这事还是不着急,先把工作干好了再说,哈哈。
女人嘛,善变。
林晴一直没有时间给新房子置办家具这些东西,连弄锅碗瓢盆的时间都没有,俩人到了地方就先归队。
先把家属房拾到拾到。
部队家属房有一点好,后勤那边会置办柜子、桌子这些家伙事,后面的一些零碎家用自己置办就好了。
他们在沈市的东西已经提前运过来,程洛过后去取就行。
没有锅碗瓢盆,还可以先在食堂打饭,不像旗里,大家都休假,大师傅也回家了。
整个院除了看门的大爷和保卫科的来值班,都空落落的。
一进家属区以往的感觉又回来了,石嫂子和陆嫂子早就搬来了,看到林晴家的烟筒冒烟,就跑过来逛逛。
有熟悉的人带,嫂子圈就融入的快。
石嫂子和陆嫂子本身就有点社牛属性,林晴也不差,没两天就和周围的嫂子们认识了七八。
见面打个招呼,自然而然的便有了来往。
林晴在这方面不怎么急,水到渠成的事。
三人在一起聊得更多的是熟识的人,丁红英生了个大胖小子,特别的壮实,一看就是个机灵聪明的,小玩意生下来没几天,那机灵劲就冒了,以后准有出息。
两口子自从有了儿子,奔头更足了。
关勇和冯滔按着上一世是应该归队的,但这一世不知道为什么,调走了。
陆嫂子小声说:“我估摸着呀是因为张虹。”
按着陆嫂子的分析来看,张虹害过丁红英,又坏过冯滔和崔翠花,张家也不敢让这俩家再离张虹近了。
万一又惹出什么篓子,他们离得远,掌控不了。
而且有风声一直传,他们军区可能要归京城管了。
不是一个系统了,那可不就要更谨慎了。
林晴没想到,陆嫂子还挺有理有据的,没准还真让她分析对了。
崔翠花和冯滔不在眼皮子底下也挺好,崔翠花还知道躲着她点,但冯滔一直觉得他和程洛是难兄难弟,这就很无语。
他再这么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