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咸鱼被迫考科举 第89节(2 / 4)

人无不敬佩地望着宋允知。这段时间的经历让他们明白,宋大人是真的简在帝心,圣眷优渥。大人做的这些事儿其实都有些不同寻常,但是陛下却从未责怪过,相反还全力支持。

不知道相隔不远的庐州知州是否也是这个待遇?且不管对方如何,反正他们是抱定宋知州的大腿了。

大半日讨论后,林度等人又下去再次核实了一番,他们能打听到的消息自然比赵安虞等人更全面,于是请帖中有足足添了三十来号人。这还是初次参加商会,宋允知担心弄得太盛大衙门中人没有经验,最后落得不好。若不然,名单中人还得足足再增添一倍。

请帖誊写好后,便从广州出发,散去大江南北。

而商务司等人也顺利领了个职,赵安虞摇身一变,已经成了主事。虽然还是没有品阶,但是已经有了职权。

这可把隔壁农务司的人给急坏了,尤其是自诩新人中头一位的张家大公子张茂。他本以为自己会是拔得头筹的那一位,没想到却被旁人抢了先。

其实赵安虞的本事他是服气的,不骄不躁,进退有度,他很愿意交这个朋友。可朋友得交,风头也不能让啊。

张茂赶紧招呼同伴商议:“那边商务司已经出头了,咱们可不能落后太多,否则宋大人哪里还能瞧得见咱们?”

下面有人嘀咕:“这也没招,商务司的差事可比咱们好办多了。”

“好没意思的话。”张茂冷着脸打断了对方,“两边都是新设立的衙门,两边也都是刚初出茅庐的新人。他们没人脉,咱们没经验,事儿都棘手,还有什么好办不好办?”

张茂不是个怨天尤人的,他只是有些傲气,一时放不下身段来求人。可想到赵安虞前段时间四处拜访不知吃了多少闭门羹,这才换回了如今的成绩,又觉得自己那些傲气根本不值得一提。

张茂下定了决心:“打明儿起,直接下地干活!”

农具好不好用,不亲自试验一番怎会知晓?说的这么惨了,若再不知耻后勇,他自己都瞧不上自己。

半个月后,各地商贾都陆陆续续收到了一封来自光州衙门送来的请帖。

衙门?请帖?

光州又有什么大动作了?

再仔细一看,了不得,果然是大手笔。

第115章 抵达 万众瞩目的盛会

去年光州为了那个兽骨的事儿,可是风光了好几个月,听说一直到年尾才渐渐消停。今年刚开春不久,便又有新动静了。

可事实上,光州并非什么商贸繁华之地,本地的小商贾经商体量压根没法儿看,至于大宗卖卖更是少得可怜。前一位知州在任时,光州甚至还有些臭名昭著。

京城中不少富商收了请帖后,直接没当一回事。

他们私下也沟通过,觉得去光州收效不大。本身光州的位置就偏北,都快跟北戎搭上边了,他们费了老大的劲去当地,究竟能做成什么生意?而且这回赴商会还得花钱,租一个展位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呢,不值得。因为对此事不抱什么期待,很多大商贾都没有给什么回信。

倒是一些规模不是很大的商人跟作坊主决定去碰一碰运气。他们想的又是另一面了,光州虽然不是什么繁华的地界,但是那位宋知州明显不是个一般人。纵观他这几年,凡是想要做的事情就没有一样是办不到的。哪怕是看在宋大人面子上,他们也得去光州闯一闯。

又过了半个多月,光州陆陆续续收到了一些回信,不少人答应会带着自家一批货前来参加商会。

宋允知翻了一下回信,发现多是些小地方的商贾,来这里应当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不指望能有什么大的进项。

他们都担心的无非是没有买家,但其实,宋允知私下还给燕国跟北戎那边寄了信。

这事儿他也跟陛下说了,两国虽然有摩擦,可经商赚钱没必要划分得那么清清楚楚,就好像之前开互市一样。跟燕国已经僵成这样了,依旧不耽误两国互通有无。

燕国反正是经常跟他们做生意的,每年互市交易都还不够,这回应该会再派一批人过来。至于北戎,宋允知联系的是那位二王子,他当初从北戎离开之后便没跟二王子有过任何联系,这还是头一遭,不知对方会作何反应。来与不来,都在对方一念之间。

宋允知此举不可谓不大胆,在此之前,皇上还跟陈素商讨了半天,生怕宋允知把这件事儿给玩脱了。君臣俩反复琢磨了许久,最终还是萧宝玄见他父皇一直在犹豫,于是说了一句:“父皇,不过就是来几个商人而已,有什么好担心的?”

皇上拍了一下脑袋,这才觉得自己太过谨慎小心了。也确实如此,商人而已,能翻出什么浪花来?况且北戎那个二王子不一定会派商队过来,之前他王兄可是口口声声称他私通外敌呢,不知道他这回会怎么选。要是他真暗中派人过来,以允哥儿的个性,定然还会挑拨离间。

想通之后,皇上便写信给宋允知,让他放手去办了。朝中有什么异议,皇上也是一力压制下去,还给宋允知大开方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