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咸鱼被迫考科举 第7o节(2 / 3)

越看越喜欢,比看自己亲儿子还要喜欢。亲儿子可不会养马,但是他按着宋允知给的法子养马后,这一批的马果然养得十分精壮。

这位如今在太仆寺卿眼里,便犹如一份行走的政绩!

他已将情况上报给陛下了,不日这养马良方便能在夏国各地的官营马场里推行。甚至西南一带今后还将广设马场,用以孕育良马。虽然费钱,但是与其将这笔钱在别处挥霍,不如多养一批良马,好歹于国有利。

他热情地招呼宋允知进马场参观。

宋允知正有此意,学着太仆寺卿,背着手,煞有介事地跟在后头。若是碰到围观的小吏,还会故作姿态地点头示意。

以前看电视上的领导视察就是这样的,宋允知沉浸在角色扮演中。

被他示意的小里们一头雾水,等到大人离开之后,才开始窃窃私语:“方才那小孩儿是谁,大人似乎很看重他的样子?”

“你不知道?这是国子监那位小神童,先前冬季种菜的点子便是他想出来的。去年便有不少百姓挣了钱,今年入秋之后,各地都已经在种菜了,风头大着呢。”

“可这跟咱们太仆寺有什么关系?”

众人面面相觑,都想不通。

因为有北戎的人在暗处盯着,宋允知不想太出风头被人记恨,所以养马这件事没人知道是他提议的,太仆寺卿跟诸位大人也不会乱说。在马场众人看来,宋允知便是纯粹过来看热闹的。

被视为乐子人的宋允知转了一圈后,才私下跟太仆寺卿提了几点小意见让他改进。

太仆寺卿倒是很有信心,觉得几年内定然能改善夏国无良马的困境,但是宋允知还是有点担忧,夏国若是想要跟北戎开战,需要战马的数量可不在少数。几年时间,够他们养吗?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如今的战马过于依赖燕国,虽然两国如今结成了同盟,但是等依赖外族人,终究还是一桩隐患。

但愿燕国人数十年内都值得信任。

从马场出来后,宋允知便又忙着想法子给沈渊他们送考了。

当初随春生去参加武举的时候,宋允知可是招呼了一群人给他们送考,如今沈渊、冯子归等人参加乡试,宋允知也不能厚此薄彼,一样得认真对待。

但是即便是宋允知绞尽脑汁,也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别的不提,单说随春生,随春生见宋允知忙前忙后,已经开始酸了。

他觉得宋允知太过重视那几个上舍生,不过是陪着他去了一趟燕国、一趟北戎吗,有什么了不起的?说到底,最亲密的难道不应该是他们这几个朝夕相处的室友?

是以,每逢宋允知想要筹备些什么的时候,总能听到随春生阴阳怪气的动静:

“哟,这么上心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跟他们住一个屋。”

“你怎么不干脆跟他们一块下场考试去?”

“留在这里,还真是耽误了您。”

自己说话夹枪带棒,但宋允知一反驳,这家伙反而酸得更厉害。

到最后,随春生甚至隐隐有些排斥沈渊了,甚至带着贺延庭一块儿对上舍生有了点意见。

宋允知:“……”

是小学生吗?怎么能幼稚成这样?

好在宋允知没有受他们影响,还是按部就班地准备着。

乡试不过是初试,对于寻常考生或许比较难,但是对于沈渊等人来说,无非是走个过场。他们启蒙早,自幼便读书,又有名师教导,这些年还在国子监中沉淀数年,根本不担心会过不了乡试。

但是明年的会试便不好说了。天下读书人何其多,天赋者有之、勤奋者有之,若想要在会试中取得好名次,那才是真的难如上青天。

沈渊等虽然也准备参加会试,但却不指望能获得什么好名次,只要能中进士,不拘是二甲还是三甲,他们便心满意足了。至于一甲,连沈渊都不敢想。

其实若要追求名次,再学个年再去参加会试才更稳妥。但是沈渊等并不追求名次,进士身份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入官场的敲门砖而已,早日入仕,才能早点赞资历。

须知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

言归正传,正因为对这回乡试没有什么紧迫感,众人才有心思盼着允哥儿能给他们整出什么不一样的活儿来。当初随春生下场比试时允哥儿的用心,他们可是看在眼里的。

几个人成天催促,还尤其是冯子归,故意去宋允知跟前与随春生比,再三强调自己不能比别人差,尤其不能比随春生差,必须足够用心云云……啰哩巴嗦,把宋允知给烦得不行。

他本来是想低调一点的,既然冯子归不喜欢低调,那就索性高调到底吧。宋允知望着故意找茬的冯子归,忽然咧嘴笑了笑:“放心,肯定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冯子归看着这小子的眼睛,忽然打了个哆嗦。

不会出事儿吧?

乡试前夕,恰好国子监放假,冯子归等二十来个参加乡试的国子监学生出门前还在琢磨今儿会不会迎来什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