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第139章(1 / 2)

大家伙儿呵呵。

但都已经工作的人,谁还不注意场面呢。

既然已经达成目标了,他们也不至于得了便宜还卖乖,故意阴阳怪气。

叶菁菁一开头,工友们立刻跟好话不要钱一样,一股脑儿大拍领导马屁。

广大人民群众纷纷表示,能够在纺织三厂工作,成为厂里的一员,遇到这样的好领导,是大家三生有幸。

“好了好了。”叶菁菁看时间差不多了,赶紧催促高考生们,“好啦好啦,赶紧去学习吧,不要辜负了领导的期待。”

薛琴也张罗着:“我马上把蜡纸印出来。”

现在他们逼着厂里后退一步,这场高考预考就是背水一战,必须得考出好成绩来。

新鲜上任的团委副书记,风风火火跑了。

剩下马向东在旁边叹气,语气古怪:“你们不会真以为高考能怎样吧。不过是陪太子读书罢了。”

叶菁菁笑了笑,不予置评:“不试试看的话,谁会知道是什么结果呢。”

朱向东“呵呵”了一声:“我是看你是个聪明人,才提醒你不要抱太大希望。你知道当初我是怎么成为造反的头子的吗?因为当时我在总厂当临时工。所以我才造反。”

他自顾自地继续说下去,“你知道我们当初的口号是什么吗?

既然主席说中国社会有特权·阶层、不平等,号召我们革命。那工人怎么可以分成贵族工人和底层工人?

我们这些临时工,凭什么不能要求和正式工平等,同工同酬?

你以为现在一个月十八块钱的固定工资,是怎么来的?是我们当初争取来的。以前我们临时工只有计件工资。

同样是停工学习,人家正式工一分钱不少,我们却拿不到钱。

如果我们不造·反,会有人按月发工资到我们手上吗?

呵!三种人?没我们这些三种人,临时工还不知道过什么日子呢。”

叶菁菁知道他是在为自己抱屈。

她也明白任何一场席卷全国,把全国老百姓都裹进去的运动,真刀真枪的运动,绝对不可能只是单纯的思想斗争,或者是简单上层之间的暗流汹涌。

要知道那可是60年代爆发,连饭都吃不饱的60年代。

它能够让全国八亿人民,都真情实感地深入参与进去,能够维系长达10年的时间,必然跟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关。

说白了,大家都在扯虎皮做大旗,不同的群体纷纷借用闹·革命的口号,来争取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以纺织厂为例。

保守派是哪些人?主要是党员、干部、劳模、老工人。

他们是铁饭碗,工资高,还享有医疗、住房、养老等让人羡慕的福利保障。

造反的又是哪些人?临时工、合同工以及四类分子,这些在社会上受歧视的人。

后者当然愿意造反了,造反是他们改变现状,最快为自己争取利益的有效手段。

大家的经济地位和待遇不一样,自然就决定了政治态度不同。

但是现在朱向东抱怨,叶菁菁也只是听着。

在这个依然能够因言获罪的1977年,她还要参加高考呢,她一点儿也不想节外生枝。

且十年革命之复杂,用她大学时毛概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所有搞政治的人都该去研究那场革命,只要研究透了,你就在政治上无敌了。

所以,叶菁菁只是简单地安慰了句朱向东:“你也别想太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说不定过两年,又没有人提三种人了。到时候你想高考就高考。”

朱向东“呵”了一声,昂首挺胸地走了。

叶菁菁摸摸鼻子。

哎呦,她可得赶紧去联系报社。

吹不好领导的彩虹屁,搞不好到时候领导要给她穿小鞋的。

第64章 记者来了 惊喜还是惊吓

叶菁菁一边忙着联系报社, 一边带领大家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中。

现在他们全力冲刺语文、数学两科,争取都能通过预考。

别以为这件事情简单哦。

你看看预考的要求,100分的卷子, 两门加起来必须得超过120分。

20天的时间太短,叶菁菁要求大家缺啥补啥。

擅长语文的, 就不要想着这个时候多奇高几分, 而是赶紧救救数学。

你把语文从80分提高到90分,能要了你的老命。

但如果你想把数学从20分, 提高到30分,那实在是轻而易举。

反过来也一样, 千万不要觉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你想大展身手的前提是,你得能把自己送去高考考场。

有青工呜呼哀哉:“早知道如此, 老子就不急着回城了, 老子下放的地方根本就没预考这回事儿。”

大家伙儿开始挤兑他:“去啊去啊,你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