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第13章(1 / 2)

“已经落在田里那点就算了,到时候出了芽,正好种晚稻。”

双抢之所以任务繁重,就是因为抢收完早稻,马上又要翻田蓄水,移栽晚稻。

邱秀珍递了快毛巾给他擦擦:“这也是个办法,场长怎么说?”

林福生浑身只剩一条裤衩子,赤脚进屋:“一大早就联系烘干厂去了,还没消息。”

国内粮食烘干机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烘干厂也主要集中在北方垦区,清河市及周边也不知道有没有。

端着面条出来的老二插嘴道:“要我说,我们场里也应该建一个烘干厂。”

林福生:“我看场长也动了这个念头,就看能不能申请到机器和资金。”

他们怎么说也是国营农场,农业政策一般会向他们倾斜,按理来说,申请几台烘干机也不至于很难。

林泽远两辈子都没种过地,听得一愣一愣,只能默默把知识点都记在心里。

这个世界果然有很多他不知道的东西,等着他去探索。

老大摆好了碗筷,“爸,你快去洗洗,吃早饭了。”

“你们先吃。”林福生摆摆手,进了卫生间。

一场台风雨,将院外枣树上的枣子打落不少,也让大人们变得异常忙碌。

霍平野想喊林泽远一起来院里捡枣子,却被告知对方感冒了。

他带着一盆刚捡的枣子去看林泽远,见他裹着被子坐在床上,脸蛋闷得红扑扑的,鼻尖也擦得发红,不禁叹道:“你身体也太弱鸟,一变天就感冒。”

“……”

生着病的林泽远情绪不太好,别开脸吸吸鼻子,没好气道:“要你管?烦人。”

霍平野张了张唇,想回敬一句“病秧子”,最后还是没说出口。

“快点好起nai!”他故意凶道,“不难(然),我就不nai找你玩了。”

林泽远脑袋昏昏,往床上一倒,“那可太好啦。”

霍平野:“……”

他乐呵呵地来,气呼呼地走,带来的枣子却还是留给了林泽远。

林泽远喝完药就吃几颗枣,没两天感冒就好了。

转眼半个月过去,晚稻秧苗栽下,意味着双抢终于结束。

农场里的养殖场杀了一批猪,给大家分了猪肉,林福生总算迎来几天轮休,可以歇一歇。

他找隔壁霍家借了自行车,打算一家五口一块回上河村探亲。

林泽远看着大包小包收拾东西的父母,有些兴致缺缺。

他年纪小,前两年身体又不算好,回老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只记得爷爷奶奶苍老枯槁,身上有老人独有的味道,脾气不算好,待他却温和慈祥。

至于二叔和三叔两家人,说实话他没什么印象。

却记得有个堂哥很邋遢,为数不多的见面已经令他有了阴影。

而他喜洁,与之实在难以相处。

毕竟,谁会喜欢抓虫子吃啊!

第七章 探亲——听听这说的是人话吗?

林福生是附近上河镇上河村人,父母健在,家里四个兄弟姐妹,他是老大。

二十多年前,上面派人来清河湾开荒,建国营农场,在附近几个村子招劳力。林福生当时快二十了,想攒点钱结婚,应招加入开荒队伍。

后来因为开荒抗洪表现突出立了功,成了农场第一批正式职工,还因此认识了邱秀珍,在农场成家立业。

上河村离得不远,只要得闲,林福生隔十天半个月就会回去一趟。因没在父母面前尽孝,每次都会带许多东西回去。

这次不但带了场里分的猪肉和排骨,还带了奶糖、红糖和麦乳精等等,塞满了两辆自行车篮子。

林福生骑着借来的自行车,邱秀珍坐在后座。老大骑着家里的自行车载着老二,林泽远便坐在横杠上的竹椅中。

这阵子老大老二晒黑不少,尤其是老大,比从前黑了好几度,此刻将林泽远圈在身前,衬得他更像个白嫩嫩的奶团子。

奶团子抓紧了自己的小草帽,挡住逐渐变得刺目的阳光。

一大早出发,路上骑了一个多小时,中途休息了一会儿,总算到了上河村。

“福生回来了?”

“哎,回来了。”

毕竟是村子里长大的人,又经常回来,林福生一家一进村就有人同他打招呼。

一路寒暄到林家,三户并排的土胚房映入林泽远眼帘。

没记错的话,中间爷爷奶奶住的是老屋,左右两旁听说是二叔、三叔结婚时盖的,如今也有十六七年了。

老屋大门关着,但没锁。

隔壁二叔家的小女儿林桃听见动静出来,喊了声“大伯”和“大娘。”

林福生:“就你一人在家?”

林桃点头:“爷奶他们都去田里了。”

大人和哥哥姐姐都去了田里,她才十三岁,在地里干不了什么活,就留在家里洗衣服做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