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七月初是填报志愿的时间,于是回乡日期暂定在志愿填报后。
七月四日,志愿填报通道开通,薛皎登陆官网,输入自己的证件号,按照规定填报了自己的志愿。
第一志愿当然是北大,专业选择了法学。
虽然童霜跟她嚎了很多次,说后悔学法,但是在她高考出成绩,跟朋友见面聊过之后,听说她有报法学专业的意向,童霜却没再开玩笑说“劝人学法,千刀万剐”了。
法学很难学,这条路很难走,但走上这条路的学子,多多少少是怀着一颗赤忱的心,怀着一腔热血,想要做些什么。
“再难,也要有人学呀。”童霜笑着说:“法律具有滞后性,但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咱们法学人不大步往前走,指望法律它自己完善发展嘛?这不是扯。”
薛皎点头认同,又忍不住笑。
童霜:“你笑什么?”
薛皎还是笑,她笑她的朋友,在她不知道的时候,悄然成长了。
大家都在努力,成长为优秀的大人。
薛皎报了北大的法学专业,这也是北大的强势学科,老师也比较赞成。
她爸妈更是随便她,孩子都考上北大了,还要求什么?当父母的,不要那么不知足。
志愿填报结束后,是谢师宴。
薛皎班上的同学考得都还不错,省重点高中,成绩最差的学生也差不到哪去,反正每个同学都有大学可上。
谢师宴上,平日不苟言笑的班主任,像换了个人,脸上的笑就没下去过,学生敬酒,开玩笑,他也都非常配合。
别的老师笑着说:“怎么能不高兴啊,省状元、探花,都是他的学生。”
薛皎下意识去看学委,学委坐在席,依旧安静从容。
薛皎是后来居上,高三一年狂冲一百多分,学委却一直都是学神,有天赋又努力,高中三年没有掉出过年级前三,高三一年,稳坐年级第一宝座。
薛皎拿着果汁,去敬了学委一杯。
她曾以学委为目标,不是想一定要超过她,只是想让自己变得更好更优秀。
学习的道路崎岖坎坷,能有一个这样优秀明亮的人在前方坚定走着,对薛皎也是一种激励。
学委举杯,跟薛皎碰了一下杯,两人喝着果汁,闲聊起来。
听见薛皎称她为“状元”,学委笑着说:“算不上,周同学分数比我高。”
薛皎笑了笑,没应。
榜眼有加分,加完分之后正好超过学委,但要论高考裸分,省状元就是学委。
她们又讨论了一下各自的志愿,学委同样被清北招生办老师找上家,她选择了清华。
“我想去新雅书院试试,学点不一样的东西。”学委的眼睛里满是对知识的野心,她这样的天赋,又永远充满旺盛的求知欲,勤奋且自律,浑身都发着光,让薛皎不由心生向往。
学委:“你选了北大是吗?我听老师说了。”
薛皎说:“我更喜欢文科专业,觉得北大更适合我。”
学委点头:“对,我们努力学习,不就是为了有选择的自由吗?北大……以后我们不光是老同学,说不定,还会是竞争对手了。”
薛皎:“这是我的荣幸。”
她曾经追逐的目标,将她视为对手。
学委笑了,她很少这么大笑,总是浅浅的笑,很有学神云淡风轻的风范。
“那……敬我们的大学?”
“敬我们的大学。”
玻璃杯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响声。
老师大声招呼:“来,同学们,让我们共同举杯,敬你们光辉灿烂的,未来!”
第106章
高考以前,哪怕已经过了十八岁,在家长老师们的眼中,也带着“未成年”滤镜,不能沾酒精,谈恋爱是早恋。
高考结束,一下子全解封了,谢师宴的餐桌上摆上了酒,不是度数高的白酒,只是啤酒和一些含酒精的饮料,但在老师面前摆出这些东西,似乎已经突破了一层束缚。
曾经悄悄谈着地下恋爱的小情侣,光明正大牵起手,同学们起哄祝福,老师们含笑看着。
这是青春啊!热烈而无畏的青春。
小情侣开了个头,有男生女生开始给有好感的同学表白,学习时按捺着青春的萌动,如今高考结束,不管老师还是家长,都不会再因为他们谈恋爱说什么,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表达自己的感情。
薛青山来接薛皎的时候,她刚刚跟一个男同学聊完,礼貌拒绝了男生的礼物和他看电影的邀约,男生黯然离开。
薛青山找到女儿,伸长了脖子去看男同学离开的背影,薛皎连忙拉走他,“爸爸,别看了,走了。”
“跟老师同学道别了?”薛青山还惦记着刚才那一眼,嘀咕道:“看着个儿不高啊,没我高。”
薛皎哭笑不得,她都拒绝人家了,还管人家个子多高做什么。
“老师已经走了,师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