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买活 第595节(2 / 6)

时候,首先解放的就是这种不分青红皂白,晚辈对长辈的服从——

而一旦把这层束缚解开了,其实做长辈的,或迟或早都会发现,自己在和晚辈的相处中,往往是弱势的一方。徐老爹就是如此,因而儿子女儿联手,屡屡前来吵闹,他觉得大跌面子,日子过不下去,便负气出走,把临城县自己那套房子卖了,换了一些本钱,和老婆子带了三个孩子,到羊城港来谋生。

来了羊城港这里,他也不知该做什么好,本来年岁上去了,要说学问,也是平常,不过认得一些字罢了,文书什么的,自然做不得,索性便重操旧业,做起鼎边糊来。

这小吃,在羊城港这里,算是新鲜货色,不像是福建道的百姓,说到早餐,就是鼎边糊配焦圈儿,羊城港自定都之后,自然是百味云集的地方,房价又高,徐老爹的生意固然不错,但要说和在临城县一般宽绰,也是难能了。

饶是这早餐生意,赚头不小,但累积多年,也不过勉强在羊城港买了一个小房子安顿下来,至于这三个子女,带来的那两个继子继女,也不是什么聪明人,无非就是继承了徐老爹的手艺,各自独立出去摆摊了,毕竟这一个摊头,要给他们两人都挣出房子来,那也是痴心妄想。

毕竟不是亲生亲养,两人这一搬走之后,和徐老爹夫妻两人,往来逐渐稀少,大概也是因为实在榨不出什么甜头了,还听闻那个儿子去了他乡闯荡,徐老爹这里也是一概不知——他平时手里很紧,也不许徐婆子给这两人钱财花销,因此徐婆子都是私下背着他和两子女往来,有没有私下给些私房钱,就不知道了。

这长大的兄姐,无一个可靠的,两人的指望就全在小三儿身上了,本来想得是好好的,小三儿能读书,那就读去,不能读书,便在摊子上帮着做事,这个小院子总是留给他的,成亲生子后,老两口慢慢地退下来,在家里帮衬家事,让他夫妻接过摊头,给二老送过临终那几年,怎么不也是一辈子了?

偏偏,这个徐三儿,大概是自小在羊城港长大,见了太多世面,把那眼界给开拓得太大了,哪里看得上老父这一点小小的家业?比起在摊子上帮忙,他更愿意骑着家里买的自行车,在钱街那里,跑腿兜生意,一心想和大人物结交,去寻那发大财的路子——

“哎呀!”

听到这里,哪怕是听过多次了,街坊也都是忍不住齐声哀叹,“像咱们这样的人家,最兴不得的就是这般念头!”

“谁说不是?”徐老爹摊着手,也是激动得满面通红,“我便说了,像你这样的人,万事都不成!连个摊头尚且经营不好,何况大生意了?说白了,也就是运气好些,有个老爹先占住了位置,否则,你上哪里去寻一份工作?满大街地打听打听,羊城港哪个铺头愿意收留你呢——也就是个初级班毕业!如今那工厂也好,门头商铺也好,都要中级班的工人店员了,你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叫人看得上你?若是没了自行车,你连跑腿车夫都做不了!”

这话虽然难听,但却也是实话,更是触动了众茶客的心思,叫他们都长吁短叹起来,更是听得投入,“如今这工作是难找——别处不知道,想要留在羊城港,当真不容易。”

“就说咱们这些老工人,孩子能进厂的都没几个,考得不如旁人有什么办法?我们这里,真是不敢撒手,一退休,阖家喝西北风去!”

如此唏嘘着,倒是把后来徐三儿的悲剧给忽略了——本身除了那刘老弟之外,旁人也是都尽知的。这徐三儿拉车时,不知道从哪里结交了一帮所谓‘有办法’的朋友,说是带他入场去做交易所的投机买卖。

可能一开始还真挣了些许,徐三儿一激动,联合母亲,腊月里把徐老爹要和常往来的菜商结账,刚从银行里取的一大笔钞票,偷了出来,拿去做了本钱——不消说,赔得底儿掉,连一文钱也没见回来。

徐家经此一闹,元气大伤,徐三儿一开始本还羞愧,后来被数落得多了,破罐子破摔也发起狠来,对徐老爹道,“你也别老三老四的,你老了,以后还不得我来伺候你?到时候,你什么不是我的?如今不过提前花销你一些钞票罢了,至于这么记恨么?”——居然把前事推翻了,不但不思反省,还不断向母亲要钱,依旧想要去做生意,发大财,原本还时不时到摊子上帮忙,现在却是连面都不露了!?徐老爹这里,那还不是气得七窍生烟?如何还敢指望他来养老?可要说把他逐出家门吧,徐小三说得也没错,两边其余子女都靠不上了,这个年纪,要再生一个也办不到,便是去领养,谁知道成色如何,是否和徐小三一样?

仔细想来,居然无路可走,在买活军的新风气之下,不论是为徐小三说门亲事,从此依靠媳妇,还是为他寻个差事,都是不成,这亲儿子都不管你了,能离婚的儿媳妇还来管你什么?

至于说差事,也不和从前一样,譬如衙门的帮闲什么,托关系进去了之后,总有个保底在——羊城港的差事都是不能继承的,多少工厂的大工程师,自己的孩子溺爱了,读书不成,最多也就只能把孩子塞到厂子里去看大门扫地,自己退下来之后,这扫地的差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