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什么来?十一郎,你且放手好好做去——那些远田,也不要荒废了,多少都种些东西,待你这里做得好,后续还有新人过来,总不愁没人种。
这些新人,自然都归你管,什么时候,三家村人多了,成了三家镇,你这个村长,不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镇长么?”
随口这么一许诺,令柳十一眼前似乎就看到了一条康庄大道,万大人哈哈一笑,也不再啰嗦,翻身上马,“时辰不早,这会儿你们村里也乱,我们就先动身回去了,你要的东西,先想好了,等一两个月,一切安定停当,屋舍也备好了,秋收后大家得闲,正好在落雪前来一趟如铁城,把东西和人领回去。”
三言两语,把时间安排妥当,居然连村子也不进,这就要回去了,柳十一这会儿似乎是打通了任督二脉,眨眼间立刻明白过来:或许万大人是不愿去给三家村族长上香!一个也是懒得,一个,也是不愿给了他们脸子,日后叫柳十一不好做事!
这是在为他着想,柳十一必须有所表示,他恭敬地道,“一切听大人吩咐——我们三家村初入买地,许多规矩都不知晓,也是着急上进,还请大人务必为我们留个干练博学的扫盲班教师,我们一定都听他的话,不叫那位先生的才能空掷!”
一席话,说得万大人点头含笑,两人并骑而行,柳十一控制着马匹,使马儿落后于万大人半步,表示恭敬,如此走了一阵,万大人忽然回头问道,“那棺木,是张大郎等人趁夜掘走的吧?”
柳十一心下微凛,暗道:“果然瞒不过万大人。”
他点了点头,“当是如此,在……在小人猜测中,他们当是又怕张老爷尸身被剖开受辱,又要把案子坐实在王家身上,削弱其势、缩减己过,故而行了此策。”
这真是柳十一的猜测,还是其父的算计呢?万大人的笑容又变得微妙了起来,他按了按柳十一的肩膀,忽而微微弯腰,低声对他道,“好孩子,以后你就习惯了,我不如你这般大时,还在海上讨生活,所见过的毒计,比你眼下这些,更绝户何止百倍。”
柳十一双眼微微瞪大,哪怕他已有所成长,一时间却仍不知道该如何回话,万大人也不在意,而是自言自语般道,“这里可不是买地,嘿,此处虽是陆地,可化外蛮荒之地,和那茫茫大海,差得也不太多那!哪管面上多么花团锦簇,可一旦离开了如铁城,这儿的日子,又怎会和买地一样呢?”
说完这句话,他又拍了拍柳十一的肩膀,似乎是在勉励柳十一,又似乎是在勉励当年的自己,“人那,总是要从莽荒中,一步步走向规矩,这一步步间,发生了什么,除了自己,又有谁能记得住呢……哈哈,走吧!放马跑起来,别顾着那什么没屁用的规矩礼数,你都来了黄金地,可就知道,这人在江湖闯,最重要的就是底子,至于这些碍事的面子,抛到九霄云外去,老子可不在乎!”
说着,竟是先踢了柳十一的马一脚,令其小跑起来,这才催马加速,哈哈笑着超过惊慌未定的柳十一,在马背上颠簸着,身形跃动着,于柳十一迷茫的凝视中,迅速没入了旷野远山之中……
第1191章 村长的感觉
“我这里给大家算一笔账, 今年抛开公地私地一说,我把各家的粮食产量都要了过来,咱们村加在一起四百六十三号人, 分到户头上八十七户,一户的耕地都在二十亩以上, 算在一起, 总亩数都有两千多亩——当然了,这地也分好坏生熟,是不是水浇地, 这些就先不去说了, 就说这个数。
再说总产量,也不去说什么小麦、土豆、玉米了,全都加在一起,去年种得的粮食, 入库量我算过了,不过是两千石还不到——亩产量一石多些,这个数字,大家听了怎么想,将就还过得去?”
秋收已毕, 难得这是个暖和出艳阳的好天气,在村口大家惯常议事的一颗大杉树下, 百来号人围成里外几层, 默不作声地听着树下小台上站着的柳十一说话。大家脸上的表情也都颇为严肃, 并没敢接村长的话。柳十一举起喇叭, 自问自答, “那我就要告诉大家了, 这个亩产量, 三百斤不到,在土豆种植区就是不合格!”
“土豆,这是极丰产的东西,据说精工细作的话,亩产量甚至可以达到两三千斤,就是在关陇旱灾频发之地,只要有一点降水,一千五百斤那也是随便有的——关陇就是靠土豆硬生生续了十来年没乱那!直到前几年的大灾异,直接绝雨,实在种不出东西了,这才往外迁移,可即便如此,多年来的积蓄,也让他们能拿出上路的口粮来了!”
“到了黄金地这里,如铁城附近的生番,只要是种改良土豆种的,亩产量没有下过两千斤。咱们可好,三家村的平均亩产量直接干出三百斤来了——父老乡亲们,咱们自个儿想想,拿着这个数字去如铁城回报,城主大人看了,该怎么想那?咱们可能给如铁城上供什么,人家又凭什么来帮咱们呢?”
柳十一的语气,如预料中一样,是越来越沉重的,众人听着也都是低头,有人不服气地在人群边角说道,“咱们种的小麦多——”
小麦的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