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敏朝截然不同的精干形象,就立起来了?
别看只是些小手段,可买活军的老辣和毒辣,做事的人怎能不清楚?卢九台身为经手此事的刑部主官,这些时日忙活下来,心底也是凉飕飕的,不免常把田任丘和谢六姐进行对比,暗道,“田督公、魏督公等人,一向都是自诩心狠手辣,可止小儿夜啼的,不知今日见了谢六姐的手段,羞也不羞。他们再怎么样还留着朝廷的体统,有许多是不敢触犯的,可谢六姐一来,只留了百分之五不到,余下九成五都要清除出去,她也是真不怕出事啊!”
九成五,这是个什么样的概念,也就是看着这几日不断清运出京的罪犯人数就知道了,光是这些蠢到被自己钓上来的各色纨绔无赖,轻易都是数千人了。京城人口之多,非如此不能有直接的感受——可以想到,这些人还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将来被清出京城,从自己的阶层跌落,只能靠双手谋生,却又因为过于无能,最后落得个衣食无着甚至要冻饿而死的富贵子弟,数目将会是数十甚至上百倍!
“这些人,只要是符合无用、无害、无能三个标准的,迟早都是这个结局。反过来说,想要逃脱这般结局的人,就要赶紧抓住机会,在自己被清除之前,反其道而行之了……”
身后跟的是麻核塞嘴、麻袋套头、麻绳系手,踉踉跄跄沉默着前行的长队,卢九台骑马走在前头,一路沉思,几乎没有留意沿街百姓那些异样惊慌的眼神,也不去想京中该会如何传说这些凶徒的气焰,以及买活军料敌机先擒贼杀敌的勇猛,而是一径思考着自己的前路:“刑部裁撤在即,俸禄是拿不到了,老家么,回去不回去也没有区别,田地反正是早没了,族里也分家了,竟成了个无家可归的人!”
“这个官,还要再做下去么?还是说,寻个糊口的活计,了此残生,不做仕途之念了?但哪怕不做官了,想要避开这股子大潮,不被冲到那边疆绝地,几辈子爬不起来,还是得让自己脱离‘三无’,显出些东西来——这三无又要分两样看,有用者不必说了,无害有能者自然也能留,至于说有害而无能者,这会儿已正被优先清走,都等不到一批一批的大动作了。”
对卢九台来说,自然也不欲做那对民生大政有害之人,他还是颇有些抱负在身的,只是年岁大了些,买活军崛起时他已经考上进士,在京城做官了,便没赶上那么几波买地扩张的浪潮,也碍于自己根深蒂固的某些观念,虽然对买活军的一些侧面非常欣赏,因此多年来并未和买活军敌对,但毕竟也还没到投买的地步。
他的岁数,又很尴尬,因为成婚得晚,孩子如今不过是十岁上下,还来不及送到买地去,谢六姐这就自己赶过来了。要说和许多同僚一般,在买地布子,有些说得上话的后辈亲眷,这也办不到。
别看卢九台对孙世芳板着脸,心下其实是颇为羡慕的:这孙世芳就是敏官的后代,她父亲自己囿于气节没有投买,但却把儿女都送到买地去了。这不是,哪怕别的子女都不出息,有孙世芳在,她们家还担心什么呢?就算她父亲被打发到什么立志城、黄金地去,见到后继有人,料也能洒然东行吧?
当然,孙世芳之父孙白谷兄是怎么想的,卢九台其实也并不清楚,他们不过是点头之交而已,孙白谷辞官后便断了来往,这不过是他自己这些时日来的一个心结——这要只有他自己,去哪里也都随遇而安了,只是孩子们尚在冲龄,要说因为父亲不肯奋进的缘故,从京城被打发到那蛮荒瘴疠之地去,书也读不出,一辈子只能放牧耕种为生,这叫他心里怎么能过得去呢?
要显得有用,那就是要设法立功,又或者是去考买地的科目了……但要让卢九台舍了脸面去请托钻营,他却又实在也办不到,这十几日来,缠绵此事,倒是越发消瘦了,在马上晃晃悠悠的,仿佛随时都能掉下去一般,叫人看了也由不得悬着心,领着这么一队人过城门洞时,对过相向的行人,不免多看了几眼,彼此议论道,“这京城百姓竟如此瘦弱,真正风气和咱们南边不同。”
这一听就是从买地来的,这些人多数都是应了谢六姐的调令而至,别看风尘仆仆,来了多数都要派上用场,不久说不准就是京城新贵,卢九台也不免冲他们看了一眼,这一照面,对过就有人惊呼道,“呀!这不是九台吗?!”
说着,便忙排众而出,热情地道,“多年不见了,可还记得我老洪不!你这是打哪去?怎么越发瘦了!”
卢九台定睛看了几眼,也是大惊道,“这不是——这不是亨九兄吗!多年没有听说你的消息,你这——”
“嗐,我这不是随之江道一起陷在买地了么!”洪亨九笑声爽朗,似乎一点不以为耻,“一转眼这些年了,总也要寻个饭辙养活自己么——”
说得谦虚,可看到洪亨九的穿着做派,就可知道他如今身份不低,他倒也没有炫耀的意思,而是拉着下马的卢九台热情地摇了摇,叙起别情来了,“你如今住在哪里,兄弟,这次出门几天回来?我住处还不确定,一安顿下来,就给九台贤弟你家里投帖子去——
是了,还有一件事要问你,幼元兄近年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