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升起大逆不道的想法:其实告诉不告诉皇帝,有什么用呢?就算他听得懂,也已经无法对局势做出什么影响了……
粗重的呼吸声,又持续了一会,帐幔中,这才传来了皇帝的进一步询问,“惠抑我……跟着回来了吗?”
说话都有点囫囵了……唉,这也是一时好,一时坏,但你要说他完全不能理事吧,却也不是,这么慢悠悠地来一个问题,却又是问到了点子上。王至孝垂下眼帘,恭敬地道,“也同路回来了。”
“那,看来……草原上的事,真办完了。”
皇帝断断续续地说,说完了这段话,又像是凝聚了一会力气,才道,“和,他说,让他,先写出来……好好、写,派人去取。”
这话说得有些含糊,但不妨碍理解——皇帝要王至孝去使馆传信,请使馆督促惠抑我先写出一篇报道来,在众人接近京城时,派人快马先去取了稿子,回到京城来,在《国朝旬报》上印发,或者发个邸报。如此也可安抚四方民心,而且——这事是好做不好说的,其实也就是在借助买活军的武力,威慑四方,稳住因为皇帝急病,而一度岌岌可危的局势。
想法是好的,但没有大用。现在京中一切,还能勉强维持一个平稳的假象,各衙门暂且还按部就班地‘表演’着正常履职,那是因为谢六姐人就在京城不远,虽然暂且离开,去草原扫除边患了,但她必然是会回来的,而且也会很快回来。
有她的声名隐隐镇压着,不管是哪方势力,平时对买活军又有多么的口诛笔伐、不屑一顾,谁又敢闹事呢?都知道,这位是奔着平事立威来的,谁愿意做这个出头鸟,被她顺手杀鸡儆猴了?
这位对付敌人的酷烈手段,最近这一个月,可是被翻出来多次咀嚼过的,那往往都是杀人诛心,不但人没了,连名声也跟着一起没了,就是骨头再硬,面对如此手段,也只能咋舌退让了。
平时没少骂,没少大义凛然,恨不得引刀一快,可当真把大佛惊动了,大家的表现就很真实了,一个比一个怂,看着和鹌鹑似的,心里有没有憋着坏劲儿,那就只有自己知道了。京城局势如何,还得看谢六姐回南之后,才能下个定论。
王至孝满口答应着,说一会儿就差人去使馆传信,好容易才把皇帝安抚着睡下了——皇帝睡前还抓着他的手臂,在那仔细问呢,“你说差人,差谁去?”
“就差奴婢的干儿子王物理,您也是见过的……明早七殿下来看您,您可以问她,王物理去过没有,她不会欺瞒您的……”
这脑子里的病就是如此,病人就算侥幸存活,也很可能性情大变,有脾气特坏的,也有固执如孩童的,皇帝就是偶尔会突发一阵多疑,还算是好看顾的,只是特别离不开王至孝,大小事情都要他一手包办,没有他在,就不吃药。
——这点上,你说他是病糊涂了吧,他却又还透着一股聪明劲儿,别看如今他都这样了,皇帝的生死,依然是重中之重,别说王至孝不敢让旁人来经手侍疾了,买活军使馆每日也进来问候,里外防备森严,都是为了避免在六姐出征期间,京城生出什么不测之变来。就算最后于结果不妨碍什么,但众人也不愿在自己手上出了纰漏不是?
“既然说了是让你去,你就受累再跑个腿吧。免得皇爷问起来,对不上,又该生疑了!”
本来,王物理是该休息的,昨夜值了个大夜,这会该下值了,但刚才王至孝随口一说,带到了他,便还是让他去了,见王物理熬的两眼下一团青黑,也有些不忍,安抚了几句,王物理倒不觉得什么,道,“六姐马上就要回京了,她老人家一到,什么妖风邪氛,通通祛除。咱们爷几个也就这几日再熬一熬,不值什么!”
说着,抖擞起精神,回身便小跑出去了,王至孝目送他出门,也不由得苦笑了一下:王物理年纪尚小,见事较浅,只以为六姐一到,万事大吉,再加上的确,六姐到京之后,立刻就去了草原,而且不久之后,就有捷报传来,延绥之患迎刃而解,流民尚未成灾,便纷纷回迁,这就更加强了他的印象。
别看他累,他心里是快活安耽的,可王至孝等人,想得就要更多了,六姐这一来,的确出人意料,也的确让京城的绝境迎刃而解,可根本问题不解决,这个年依旧是不好过!
皇帝眼下,虽然活着,但也是‘如活’而已,想要和从前一样,全职视事,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他却又铁了心,要做敏朝‘最后一个皇帝’,这叫人怎么搞?一个来月了,这么多人,没有一点头绪!
又回到正堂探看了片刻,耳听着帐幔中,传来了细细的呼噜声,王至孝这才出了主院,一边擦着汗,一边沿着夹道进了书房临时改建出的理事处,今日是田任丘当值,他人在上房高坐,东西厢内电灯大亮,全都是戴着眼镜的翰林在看折子写节略,一道道工序就犹如新式工坊一样井然有序:
翰林写了节略,往折子里一夹,递给书吏,书吏誊抄成统一字迹,又往下个环节一递,把签子糊好,最后再送去上房。这样,当值的理政大臣,便可以第一时间看懂折子的内容——如果没有这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