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买活 第493节(1 / 7)

这几次过来,他们老远就摇着铃铛报信,过来给我们送甜水,送点自己晒的菌子干,和我们换盐巴,他们嘴里也逐渐会说汉话了,有一次还问我们有没有买活军的图画故事书……”

他满是风霜的脸上也绽开了笑容,“这都是买活军带来的好事儿,打那以后,这一段路我可以安心睡着了……”

陶珠儿这些吏目,平时是不喝酒的,但有很多人逐渐染上抽烟的习惯,明知对健康不好,但实在是工作也相当辛苦的缘故,便是陶珠儿,劳累了一天下来,看到同僚半躺着吞云吐雾,也不禁有些羡慕,马锅头的话,让她暂且忘却了身上的疲乏,遗忘了烟草的诱惑,聚精会神地听着他的描绘,嘴角也露出了笑容:买活军带来的这些好事儿,是不容易的,但它的改变也扎扎实实,就体现在了百姓一步步的行旅之中。

大概是逐渐适应了野外露宿的缘故,这天晚上,她比前几天睡得都好,也不再提心吊胆会不会有什么毒虫,在夜里爬上铺盖把人咬伤——这是的确有发生过的事情,大山里瘴气、毒虫都是家常便饭,所以马锅头定宿处时都有讲究,要拿艾草到处熏过,在休息的地方抽烟,也有借此驱虫的意思。陶珠儿在接受培训的时候听到这样的例子,心中非常介意,再加上睡帐篷毕竟委屈,前几个晚上睡得都不踏实,不时就惊醒一会儿,拿手到处身上摸摸,才在极度疲乏中又睡过去。

这天晚上,她逐渐适应了这种辛苦的跋涉,也睡得比以前都熟,起身时,外头已经有人在洗漱做饭,拆帐篷了,居然还来了少见的生客——就是前头那个夷寨,来人探望马帮了,他们还带来了一个很好的消息:在夷寨逗留的一个知识教的小祭司,正好要上路回安南,想和马帮同路一段时间门,这段旅程,多了知识教的庇佑,那可就好走得多了!

第1047章 祭司的威望

非但是知识教的祭司, 哪怕是和尚道士,对陶珠儿这样,在买地长大的活死人来说, 其实都是比较陌生的职业,买地这里, 大多数寺庙都已经改业了,少数还保留了原有规模的大寺, 也只是维持着原有的建筑规格,没有更改罢了,实际上,早已经没有从前寺庙的那些功能了。

其中原本的和尚,就算还有留下来的,很多也都重新蓄起头发来,娶妻生子, 虽然还从事和红白喜事有关的事务,但人数显然大大减少,而且也不再宣讲神佛之类的东西——买地这里, 私底下最大的迷信,毫无疑问就是迷信谢六姐,但公然崇拜六姐, 这是违反规定的事情,要被更士们捉拿的。

因此,和尚道士就显得有些左右为难了, 宣讲别的神佛, 百姓供奉香火就没有那么积极了,再者,往年的那些大和尚, 多数都出入达官贵人的府邸,主要还是靠他们的供奉来养活自己,但买地这里,凡是有些成就的人物,无不竭尽全力,揣度六姐的喜好行事,生怕政审分私底下被人扣了,在一些要紧的商机上,被吏目捉到了把柄,随意拿捏。这样一来,他们心中就算有不安,最多私下对少女神像烧香拜佛,却不会和寺庙再有什么往来了。

少了财源不说,寺里的人口多了,每个月的人头钱也是不小的数目,再加上做和尚道士,是有戒律在的,不单单是不能娶妻,饮食上也有忌讳,从前是没饭吃的人,被舍到寺庙里,多少是条活路,现在买地这里,钱淹脚面,真有‘慧根’,天生就喜欢烧香念经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和尚也都转行了。

余下的一些老和尚,去养老院的也有,靠出租寺庙的偏厢,维持屋宇、神像的修葺,转行做‘管理员’的也有。就陶珠儿知道的,大兰若内,主殿做白事停灵悼念的处所,其余偏殿院落,基本都变成客栈,供旅人歇息,到了逢年过节时,还特别热闹,因为庙里地方大,很多时候街坊团年都会商议着,把场地定在庙里。

似陶珠儿这般,到底还有些在客户老家生活记忆的百姓也罢了,倘若是现在十七八岁,正生在买地老城境内的孩子,那真是一辈子都没见过什么正经的宗教人员,得等他们到了羊城港,才能见到这个世面。羊城港的外藩多,各种教会的洋番教士,虽然不会在买地公然传教,但买地也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特色穿着:黑袍子、头巾,整洁的白色硬领子,在脖子上环绕一圈,有时候还会加一个银片作为装饰。天气炎热的话,有些教士就不戴头巾了,但还有一种富有特色的宽腰封,这也是教士之外的人群不易见到的穿着。

除了这些背后有财力支持,可以公开在买地活动,不必转行养活自己的移鼠教神职人员之外,羊城港也有很多知识教的祭司,因为各种原因前来公干,他们的穿着就要随意得多了,甚至很多由移鼠教教士,转行来做的知识教祭司,还保持了原来的穿着习惯呢。

人们主要用知识教的纹样来区分他们的身份:不管是什么穿着,知识教的祭司身上一般都会有教徽元素,大多数时候,是一顶缝有纹样的帽子,但在一些有级别的祭司胸前,也会出现精致的教徽胸针,从质地来看,所费不赀,一般是一本翻开的书,做工精细的话,还会把书页的纹路都做出来。

这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