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悠悠地去品,张宗子认为比较适合富贵闲人,在买地这里,大家要做的事情都很多,每天急匆匆的,除了一些真没事做,在家养老的耄耋老人还特别喜欢这种戏剧以外,大家在娱乐形式上,似乎也都在呼唤更快捷、更直接、更爽快的民间音乐。
广场舞的歌曲格式,就很适合如今的时代气质了,而且它的唱腔气息是直给的,音域居中,听起来自然是中气十足,相当的豪快。当然,这在敏朝的审美来说,显得粗气,不雅相,似乎烟火气很重,无法和现有的气氛脱离,把人带入到音乐呈现的气氛之中——张宗子认为,戏曲之所以要逐渐都高音域去发展,也有舞台气氛的考量,舞台是与现实不同的地方,甚至在很多时候有‘通神’之用,所以不但表演者的服饰异乎寻常,而且连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要和日常所见迥然有异,才能把观者的心思卷入,完全投入到表演之中。
不过,踏歌的音乐,本就是日常劳动中的娱乐,作为消闲之用,通俗直给,大白嗓都能唱,反而是优点。张宗子挑选了几首歌词还算雅驯,配器也比较简单,至少他能想到有类似效果乐器的曲子,打算稍后改改词可以流传出去,算是交了差。就赶紧逃到其余文件夹去了——一开始他也是贪新鲜,想着从完全没接触过的名字开始入手,这会儿受到重大伤害之后,便立刻回到安全区中,决定从民歌、戏曲这两个文件夹开始整理。
“至少都应该是能理解的东西吧!虽然或许有点陈旧,未必那么有新意,但……能理解就好!能理解就好啊!”
本来极度激进,这会儿他又异常保守起来,再三观览名字之中,慎重挑选了《一剪梅》作为尝试,按下鼠标的手都有点颤抖,脸也皱成一团,生怕又来个什么‘刀!怒斩雪翼雕’这样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乱喊乱叫,张宗子屏着呼吸,过了大概十几秒,眉宇这才逐渐松弛下来,眼睛也睁开了,几乎有点儿不可置信了。
“这……这很好啊!”
这种音乐,对他来说是不陌生的,这种精美、阔朗、新奇的配乐,亮堂而有中气,明显是有共鸣的歌声,都是仙画中歌舞表演的标准,张宗子这会儿才找到了那种仙画中得到的熟悉感,回到了略带仰望的喜爱态度,就是有一点他不可思议:“明显是殿堂之乐,为什么分类成民歌呢?真是民歌的踏歌,反而标为广场舞?”
这个分类,是他不能理解的。但这个文件夹他就很喜欢了,曲调的优美,配器的可复制,尤其是大量弦乐器的出现,都是这些歌曲的价值体现,这些歌曲,速度比广场舞歌曲要慢,张宗子听着就很舒服,没有那种急急忙忙的断气感。
而且歌词的白话程度,恰到好处,虽然是白话,但展现的也是相当优美的意境,张宗子随便听了几首都很喜欢,如《一剪梅》的‘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又《南屏晚钟》的‘南屏晚钟,随风飘送’,《外婆的平湖湾》中,‘晚风轻拂平湖湾,白浪逐沙滩’等,词作水准他认为是不低的,兼具雅致、上口,倘若现在让他翻用原曲来谱新词,仓促之间,未必能写出水准更高的词来呢!
前几天的痛苦万状,现在变成陶然而醉了,不过这文件夹里的确有很多歌曲,原调是来自于民间小调,也就是民歌,譬如《夜来香》、《茉莉花》,都有典型的民间小调特征,且和敏朝的调子如出一辙,充分证明了天界和本界的关系。张宗子还挑了一些鞑靼民歌来听,其中那股子豪阔苍莽的气息,呼之欲出,也和他在边市所听的小调非常的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