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白道有白道的规矩,□□也有□□的规矩,倘若是汉人去做陪侍,牛均田就不会这么问,因为他知道,三教九流中,下九流八门春典流传很广泛,一个会说官话、年轻有样貌的人,不论男女,想要入行都不算难,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容易接触到‘道上人’的。
而一个逃跑的洋女,她的官话必定非常的有限,缺衣少食,在陌生的山林间也不可能生活得下去,那么她要么就死在野外求存的过程里——这样的事情应当是不少见的,所以大家要留意尸体——要么,她就只能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找人私下收留,这在买地难度很高,毕竟买地的百姓对语言不通的流民,是很热衷把他们带去官府换分的,就算有人愿意看在一些什么好处的份上私藏,也很难逃脱邻里的耳目。
要么,她们就是试图去接触本城的其他洋番,获得他们的帮助,一个一无所有,考不过检定考试背了巨债的洋女,会用什么筹码来换取帮助这是可想而知的,但是,零散的洋番居民偶然接触到逃债洋女,私下窝藏,把她们收做私奴,和绍兴城内私下有人提供有组织的洋女陪侍服务,这里仍有一段很遥远的距离,这个行业能经营起来,其实就说明一点,那就是在洋番中也出现了很有组织,获得普遍承认的黑白两道,在可以公然存在的白道组织之外,隐隐约约已经有一个成规模的□□组织,有条不紊地运转了起来,并且,由于洋番和本地百姓的生活隔阂,还保持了相当的隐秘性,以至于牛均田在署里工作了这几个月,对此仍一无所知!
连绍兴这里,洋番还不算太多的都是如此,羊城港、云县这些地方,岂能例外?牛均田举起酒杯来喝了一口黄酒,入口却尝不到丝毫醇香甜味,他隐隐约约,似乎揭开了一重极为隐秘的厚幕布,觑见了洋番们光鲜生活背后的隐私,暗想道:“前些年因为叙州的事情,各地的促进会被打击得不清!连华人的‘道上人’都是如此,又何况洋人呢?”
“难怪,主任对于这个莉莲如此重视,想来更士署也注意到了这些逃债洋女反常的消失现象,这个莉莲若是逃去乡下,做了农夫的妻子,一辈子不露面也还罢了,倘若她若干时日之后真成了洋番陪侍女,又落到了我们手中,那就是一个抓手了,从她下手再去提溜,少不得能把洋番也肃清肃清,杀一杀他们的气焰。适逢定都大典,各处都在紧抓治安,倘若能从我们绍兴更士署手里办出这么个大案来,为大典献礼,半年后我正式定岗时,我的职位,或许也能往上提一提了……”
第978章 更士署的日常
无利不起早, 这是人的本性,尤其对于更士来说,除非是少见的刑事大案之外, 一般的小奸小恶,那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倘若没有好处在前头等着, 撞到跟前了, 闹得不像话了, 伸手管管那是该当的, 可要他们费尽心思去挖掘线索, 当做是办大案一般用心, 那也有些强人所难。真要这样干, 那不过几年就累死了,自己也没落着个好字, 又是何苦来哉呢?
当然,买活军这里管得严厉,更士也没有收受厚礼的说法,主要也是调动频繁,一直是有风浪的活水, 纵有一二被金钱美色迷了眼的,不过数月功夫, 同事间还没传开, 这个人往往就被拿下了, 甚至于是什么地方露馅的都说不清,这也让人心存警醒。这样也减少了牛均田的顾虑,对此他是有经验的——在虾夷地的时候, 所见到那些不合规矩的事情不少,但每每心中都要掂量,不是说见了什么不合心意的事情,就可以大声疾呼的,要把这人的底子摸透了,确认他的后台不是城主身边的近人,甚至就是城主本人,才能出面拿捏着分寸管一管那。
所以说,远番工作是最锻炼人的,别看这牛均田年纪小,心计却很深沉。对于这个洋人内部酝酿成型的□□圈子,牛均田选它去下手,也是有考量的——这要是汉人那个张翠凤,他都会慎之又慎,就怕张翠凤背后有通上层的关系,除非确认立功后能立刻高升调走,或者有直属上级的明确指示,否则都要再三考虑,不会轻易滋事。
但这洋人的圈子,在本地毕竟是无依无靠,就算绍兴这里有什么大官,他们平时也不会和洋人多往来的——那多显眼啊,太容易被盯上了,就买地这个官吏流动率,人人都有机会向上,底下人瞅准了破绽,一发力就把你搞下来,就算是一州的首长,那也是战战兢兢,不可能多出格子的。牛均田往这上头使劲,就像是捡了个软柿子来捏,胆子也的确大了很多。
不过,即便如此,他也还是存着小心,没有在署里把此事公然上报,而是私下和主任汇报工作,分析道,“做这一行的人,招待的客官来自五湖四海,消息是出了名的灵通,一旦走漏了消息,他们把痕迹一打扫,就完全捉不住痛脚了。这事儿着急不来——再者,这会儿也没有人手,如今眼看就是桑叶成熟的时候,怎么也要忙过这一段时间再说了。”
这话是有道理的,绍兴这里正经种水稻的人已经不多了,尤其是南洋米大行其道之后,本地的农户种主粮的热情大大下降,各村的村长也只安排少量的口粮田,让村里人口粮可以自给就足够了,农田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