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买活 第394节(2 / 5)

这是实话,这也是为什么官方远航喜欢多带传教士和虔信徒,这年头的贵族——你真没法说!而教士和虔信徒至少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是符合当地道德标准的好人。贵族嘛,就算他们自己精明强干,所携带的随从肯定也有草包,在异国他乡,因为寻欢作乐又不懂当地的规矩,惹来的麻烦数不胜数——那还是在伎院合法的国家,在买活军这样规矩严明的地方,倘若把一般的妇女误认为伎女,能惹来多大的麻烦,两个团长压根无法想象!

“得把人都找到才行。”

这会儿,他们放下了对让阿诺的疏远,主动往前赶去,追上了一样停在当地左顾右盼的法国人,毕坚信匆匆忙忙地对让阿诺说了一句,“我们要讨论一下,作为转运商对你们的红圈分数进行抽成的问题——拜托,我们可没收你们的船费——”

不过,这种谈判可以押后了,现在他们都很急于找回自己的伙伴们,英国人很担心为法国人的言行负责,所以找回法国学者的心情也一样迫切。他们急切地向让阿诺求证,“他们都不是去伎院的人吧?是吗?他们中有富豪家的浪荡子弟吗?”

“没有,他们都是中产家庭的孩子,信仰虽然说不上虔诚,但也没有票唱的习惯,”让阿诺反射性地回答,“他们甚至都没得过杨梅疮呢!”

这就足以说明一切了,英国佬放松了下来,这年头,贵族们不得法国病的概率实在是太小了,而一个中产阶级倘若没有患病,就说明他们十分洁身自好,至于教士们,献身宗教有个好处,那就是他们的确不容易患这种病。这也让他们很容易地通过了入关时的传染病检查,否则还要被关到医院里去,接受昂贵的青霉素治疗。

——这也是华夏和欧罗巴很大的不同,在欧罗巴,这种病是一种流行,被视为是身份的象征,甚至很多人还会想方设法地得上它,仿佛是赶时髦,但在华夏,这就是传染病的一种,得病者要用不褪色的墨水在脸上写字,提醒其余人不能和他发生亲密关系。甚至其余人都会因此受到牵连,作为同船人要观察一段时间才会被放出来,不能自由在关内行动。

希望他刚才在心中整理出,准备用来换砲的那份年轻学者名单里,没有人得法国病。毕坚信在心底暗暗地祈祷着,这会儿,他又开始恢复对主的虔诚信仰了,“既然如此,我们该去哪里找他们呢?这帮家伙!他们是去市场了吗?还是去港口,去工厂?寺庙?”

“当然了!”

在毕坚信心中灵光一闪的时候,全能善也轻呼了起来,“在这件事上,怎么可能有别的答案——”

“学校!他们一定是跑到学校去了!”

第819章 未曾想到的展开 云县费尔马 他们只……

“这里的人种普遍身高不矮——比不上那些北欧的蛮子, 但看起来营养非常充足,即便是街边的苦力,身上也有充足的肌肉——在这里很难看到瘦削的人, 我的意思是,我们在巴黎街头常常见到的那种瘦削。”

“他们的生活太富裕了, 精面粉——可以用来做白吐司的那种面粉, 在这里的售价简直便宜得可怕。你看到他们是怎么买午饭的了, 一个女人一口气买走了五个面包,我敢肯定那东西要比国王吃的吐司还更松软。他们是怎么吃它来着?也配上黄油吗?”

“买一个不就清楚了?”

领导们的猜测当然再对也不过了, 仅仅是他们才刚离开不久, 这帮学者们便非常默契地从公园四散离去了, 他们成群,最终的目的当然都是学校,只是因为立场和文化的不同,并没有扎堆凑在一起。

自然, 也不是个个都能抵达目的地, 有些教士没走出几步路就被扫盲班吸引了注意力——云县这里, 按街坊和街道分布的扫盲班是从来没有断过的,因为各地前来需要再教育的新鲜人口也从未止歇,所以,也可以说学校其实随处可见, 而教育的内容恰恰很适合这些洋番:扫盲班面对的学员, 有很多都和这些洋番非常的相似,完全不会说官话,只会说自己家乡的土话,而且也注定不可能用同一母语来传授。南方是十里不同音的地方,小山村里出来做工的汉子, 要指望老师也会说那冷僻的方言,用方言来进一步解释?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在成人班这里,买地逐渐发展出了一套同时面向不特定母语学生的教学方案,主要是从实物开始,结合情景对话,以日常需要为根基,不断的往外辐射。譬如这会儿,扫盲班里就在教导着学员们怎么买吃的:一个篮子,里头随意地摆放着一些青菜萝卜,两个老师搭伴教学,一个人做询价状,指着一条萝卜,“多少钱?”

“duo——shao——qian——”

另一个人重复了一遍,转身把拼音写在黑板上了,这种黑板白笔的方式,让洋番们会心一笑——早在罗马时代,他们就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只是石灰笔不如这里的粉笔,字迹清晰、上粉细腻,甚至连字母都写得很漂亮,虽然比不上花笔字的花哨,但光是这笔迹就胜过不少不学无术的贵族。

学生们大概都是学会了拼音的,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