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买活 第377节(5 / 5)

些好学聪明的蒙童,从扫盲班的先生那里学到了这个道理之后,节气一变化,就很喜欢拿来说嘴。这帮孩子也的确特别调皮,小孩子是真的不能给吃饱,从前大人们小的时候,忍饥挨饿还是常事,就这样孩子们也忍不住要四处去玩耍起来,现在饭都能吃饱了,更不要讲,一只只皮猴满村乱蹿,真能上天!

“老何,有你的信!”

“何叔,有你的信哩!又是云县来的——是马大叔一家来信了吗?”

这不是,邮递员才刚下车没有多久,还在点算村里订购的报纸数量,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涌向田边,充当起了耳报神来,“马大叔他们还回来吗?可回来了也没有地方住了啊!房子都分给别人了!田也是!”

“小孩儿操什么大人心呢?”

何二狗也是好笑,恰好犍牛已经走到了田尽头,接下来该转弯了,他便赤着脚上岸,伸出沾了污泥的手,要去摸孩子们的光头,孩子们惊叫一声,立刻和小鸟似的飞远了,呵斥他的恶作剧,“何叔坏!不和何叔好了!”

“何叔,何叔,你能帮我问问邮差叔叔,我娘写信回来没有呢?”

“还有我爹,还有我爹!”

这群皮猴里,也有些怕生的,别看在村里长辈面前胆大,却不敢和邮差打交道,便藏在人群中,探出半个身子怯生生地望着何二狗祈求,“他们走了好久噻,都要开耕了还不回来……”

说到这里,已经有点抽噎了,何二狗心一软,眼看日已西斜,今日这片田是犁不完了,便摘下了套绳,拍了拍水牛的屁股,让它走上田埂,弯腰就着沟渠洗了洗手,“行,那你们看着牛,那里有些干草,喂它吃了,我去给你们问问!”

“瓯!瓯!”

孩子们立刻欢叫了起来,不仅仅是因为何二狗答应了去帮他们问邮差,也因为他们能喂牛了——在乡下,牛可不是孩子能轻易靠近,一个是怕大牲畜伤着孩子,还有一个,更怕孩子不知轻重,一味好玩,惹得大牲畜不吃食了,那就是罪过了。一个孩子,若是能获得了放牛的许可,那对他来说可是一件大事,说明在爹娘的心中,已经算是个大孩子了,能够把家中最贵重的资产托付给他/她,对于祖父母来说,更是颇有成就感,这等于是把放牛的责任,从他们那里接过去了。

“可不要乱来!”

何二狗走了几步,还有些不放心,回头叮嘱了一句,又临时指定了年纪最大的张二妮做领头的,“二妮,你来喂!别让他们碰了屁股!”

“知道啦,何叔,我管事儿出不了差错!”

张二妮是个小官迷,事事爱出头,在扫盲班里也要做第一,又极其热衷为老师收发作业,批改试卷、登分造册,她非常习惯于‘统治’村里的这帮顽童,一得到何二狗的任命,立刻自豪地挺起了胸膛,满脸放光,分派了起来,“张三才,你去打水,黄小妹你来牵牛,你们都远远的,别从牛背后走,牛踢你哩!五发你来铲粪!我去抱草!”

何二狗见一帮孩子被她差使得团团转,也不由得会心一笑,把手往脑后一背,一摇一摇地走去村里的报刊亭——这个地方用处很多,也有叫读报处的,有叫学校的,总之,这就是个村里人公力建起来并维修的大屋子,村里议事、读报、开会、算账、上课,都在这里,本来是从前住户的祠堂,可自从分家之后,不做这个用场了,现在这村里原来的老姓也没几个了,便自然地挪用成了村长、邮差、扫盲老师等形形色色的官面人物在村里落脚的地方。

“何二哥来了!”

邮差小赵和何二狗年岁相当,也都是北方流民,说来也巧,他们是一艘船南下的,也都被分配安顿到附近的几个村子里,因此小赵素日里见了面都是亲近,这会儿见了他来,连忙抽出一封信递过去,“给,马大叔又来信了——自从他去了云县也没回来,怪惦念的,他最近可好那?在农业专门学校可高升了吧?”

“一家人都挺好的,他们家老大入伍了。”

“哦?!”一旁过来拿报纸的村民们也抬起头了,“这老马家不得了啊,还真是蒸蒸日上。”

“聪明的人到哪都容易出头,老马当时上扫盲班就学得快,不然他也去不了专门学校,咋说呢,种田也有比他会种的,可能和他一样写出来的就不多,老马那个笔杆子真是没得说!”

“可不是,真是个秀才,他也是耽误了,若是生在南边,早入了买活军,没准现在也是大官了……”

马正德一家人在村中是很有名的,也算是村里走出去的能人之一了——现在,泉州这边的村落,农户更替的速度是很快的,和从前一旦安顿下来,一辈子都在本地的共识不同,大量流民忍饥挨饿从远方投奔而来,一开始想着的确是老实务农,但很快,随着扫盲和农闲进城打工,这两桩新鲜规矩在买地的普及,这些新农户们或快或慢总能得到一些摆脱农门的机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