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买活 第372节(4 / 6)

类似的预估,他认为,中央大学应该是有一定买地特色的国子监:学生一样受到严格的束缚(专门学校的管理就很严格),而取代国子监经义地位的,应该是复现类工程制造学科,也就是那些从天书里琢磨出学问来造机器的,其次就是道统类的学科,一切都是可着这两种院系来的,姐夫的戏剧系,自己的金融系,都不能简单复现天书,而且也不能直接制造机器,那地位不就和国子监的六艺一样吗?可有可无,后娘养的!

他本就天性跳脱,最不喜儒家正统的礼教压抑,哪怕他是老师,按说不会太受拘束了,但也不喜想象中那种氛围,更不愿去主动管人,一想到主任必然要开的会,要写的公文,便觉得头疼,更是认为这样的边缘院系,工作压根没有意义,因此,对这份聘书的确是抵触多过心动,此时听到叶仲韶这样似乎胸有成竹的样子,不免认为姐夫是君子轻信了,撇嘴道,“姐夫,这不是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架子没搭起来,自然说得好听,就怕到时候真的陷进去,才发现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了!人家工科的专门学校,人多势众,教授团都是现成的,咱们呢?你那边且不说了,还有自己人撑腰,我这一个光杆,去管原来金融专门学校那些匠人,还能有什么声势?”

“金融系的确是白手起家,底子要比别的院系更薄。其实很多系都是如此,地理系、音乐系、历史系……文科院系都不比金融系强多少,这会儿咱们先不谈这个畏难的问题,只说你对大学的理解,有时候你也是过于草率了,君庸,没有细谈就直接下了定论。我和筹备委员会的小周谈了好几次,中央大学和国子监的办学理念就完全不同。”

“国子监、太学,其核心要点,还是培养出精通制艺的学生,朝廷通过对国子监和太学人选的掌握,可以有效地从源头上来平衡官场——非进士不入阁嘛,学问本身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了,或者说,制艺本来就是政治的一部分。政治学术化、学术政治化,是多少年来华夏的传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里的书,就是儒学,就是华夏的道统,就是政治……”

书就是儒学,就是华夏道统,就是政治……沈君庸也若有所思地咀嚼起这句话来,叶仲韶这时候谈得已经很深了,这句话仿佛在他面前推开了一扇窗,让他对姐夫有些刮目相看了,却还是有些将信将疑。“如此见地,是姐夫自己悟出来的?”

“——是小周说的,小周说的行了吧?君庸你这人!”叶仲韶啼笑皆非,锤了沈君庸一下,二人拌了几句嘴,他方才续道,“但买地的中央大学,所贯彻的却是买地一直以来的理念——尊重科学、独立科学、传承科学,由科学、学术引导政治,而不是政治引导学术。”

由科学、学术引导政治,而不是政治引导学术……

这个小周,还真是金句迭出,沈君庸不吭声了,他也意识到,自己大概是有点儿过于傲慢,过于想当然了,中央大学的建构上承六姐,那一位可是天人,或者至少是后世大才,她的眼光自然是超越时代的,万不可能只是自己想的那样简单。

买地就是如此,有时候,那些龌龊真实得不行,好像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可有时候又高屋建瓴得让人不禁自惭形秽,简直不知道自己的一点微末本领,于此地还有什么作用,似乎除了盲从之外,压根不配拥有自己的见解……科学独立,这话说得多好,简简单单四个字,一副美好得简直不像真实的画面就出来了……

“立起这么多学科,也不是心急着一口吃成胖子,就指着文科类院系怎么着反馈给社会了,那不是一时一日的事情,遍邀权威,是为了给学科奠基——把科学规范,科学思路引入学科中来,给这一门学问梳理成体系,有条有理,建立起新的科学研究规范,别再和从前一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叫多少好东西,就白白地失传淹没,没了后文!”

叶仲韶见小舅子不说话了,便知道他已经听了进去,便主动接过了话头,“就说咱们戏剧吧,戏剧系就是写戏么?不是,它是为了让一个八竿子打不着,没有门路拜师学艺,却又有兴趣有才华的学生,进来了之后,通过学习他晓得了,哦,咱们华夏的、世界的戏剧分几种,它们都是什么样儿的,有什么特色,想学着写戏呀,那你想写什么戏,通过什么课程你能初步掌握一部戏的格式,必备的要素……”

“一个学语言的,他进了语言学院,是为了学一门外藩语言做通译的,可他也能知道,世界上分了多少语系,每个语系的区别在哪里,共用什么词根韵脚,比起从前翻韵书做考据的艰难,在语言学院他至少能学会如何科学地研究语言——这研究后面的学科,你换成什么都可以,关键是在前头,科学这两个字。这种学问的研究是完全开放的,尊重规律的,没有标准答案的,不受政治影响的——它是完全自由的!”

完全自由的!

这五个字,直直地撞进了沈君庸的心扉里,他又是难以想象,又是止不住地打从心中生出了强烈的好奇——完全自由的?完全自由的学校会是怎么个样子?如果……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想必……想必会是个不错的地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