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出了个嘴,全都是老家亲戚操办,她自己父母常居京城,也不可能沾手此事,如今众所周知又被老七坑了一次,将来老七一家若是倒了,想往她身上攀咬都不行。
如此,十三娘便可坐收大宗商品供货商在云县的所有无形好处,却完全不必承担任何责任,她是不会从矿山这里提取利润的,要的只是势上的好处,就算将来树敌,别人也很难抓住她的小辫子。这些时日她早已在思考有什么行业能转移千金堂富余出的利润,作为新的投资。
在买地呆的时间越久,眼界越开,越能发觉科技的好处,南洋的橡胶园可以投资,其实如果能开私营橡胶厂的话,也很不错,不过橡胶厂的技术,即便转让肯定也是特许,还是要衡量政审分,政审分她也有,这一次示警举报,个人的分数肯定是不少加的,最关键是在六姐那里又集聚了好感——感谢七哥!真不枉当时她花了不少政审分去买那两套院子,给老家长辈住……
范老七作为一个工具人,被范十三娘反反复复地利用,这要是记账,简直都快不知道该怎么折旧了,十三娘托腮坐了好一会儿,把橡胶产业这个念头沉思了许久,唇边逐渐挂上恬静的笑意,她发现老头子的陈腐观念虽然令人心烦,但也并非就全然于她无用了,说到底,他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到底什么是不能倒买倒卖,不能正常囤货的民生必需品,什么算是倒买倒卖,买地这里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的确也让生意人不能完全放心。
归根到底,这就是双方在互相讲自己的道理,做生意的人只想讲盈利,可不管别的,官府则是想要有人干活有人做买卖,却要他们无条件地配合自己瞬息万变的规矩,可不管生意人赚钱不赚钱。双方各有各的道理,那就只能是在博弈中求得平衡,互相妥协,现在,有别人帮她试探六姐施政的底线——看看衙门在什么范围内愿意讲理,什么范围内就完全不讲理了,这不也是件好事吗?
当然了,第一件事还是得把自己撇清才行,十三娘推开刚端来的手擀面,似乎完全闻不到四色小菜的香味,掏出纸笔飞快地书写起来。
【军主师长六姐陛下台鉴,今早归来之后,欲与家人商谈,父母外出未归,止我与祖父二人,惊悉祖父竟不服吹风会上所言,欲请讼师和衙门抗衡,抗辩思路如下……请六姐示下,是否当容他聘请讼师,姑且一试,以全法治,又或是设法打消其荒谬念头?】
一落笔就是甜言蜜语,表忠心的话语张口就来,【又我受家中束缚已久,极想挣脱,将千金堂和其余产业分开,保住一番心血免受族人掠夺,只是如此恐怕失去对山阴矿山的影响力,不能为六姐效劳,还请六姐开示,若于大业有一丝助力,千金堂便又丝毫不值得可惜了……】
第757章 六姐又来扯头发了(上) 云县谢双瑶……
“又山阴煤矿, 运输费用特昂,并非仓促间门能够改变,我研读《地理》时, 有见到‘草原煤矿丰富’的论断,只是没有具体指名是何处,若是距离辽东不远, 而衙门暂无人手开凿,山阴矿山也有熟手, 都是熟读教科书, 至少有初级班水准的熟练劳工, 组织性颇强, 可以接受新式管理……”
谢双瑶饶有兴致地念出声来,她撒开手, 把信纸扔在桌上,“所以你说,古时候皇帝是怎么把持得住的, 这样的美人,又这么会办事, 想方设法地讨好你, 说好话不说,还设身处地,为你着想, 帮你排忧解难, 关键还确实当用, 真是,要不西汉那会儿佞幸上位得不少呢,又能睡, 又能用的,定力要是少一点儿,都得辗转于个个温柔乡之中,怠政荒嬉了。”
“范十三娘的确算是能力强又有眼色的商人了,她最大的优点,便是能很迅速地发现别人到底需要什么。”马脸小吴对范佩瑶也还算满意,主要是因为她写来的信件简明扼要,说的都是事儿,除了零星的客气话之外,没有什么水分。
这么一来,就减少了秘书班的工作量,她们不必写节略了,这也让范十三娘成为少有的重要来信可以直呈御前的人物,她也识趣,得到这个特权之后,从不曾滥用过,每次都是的确有事才写信来。总的说来,她给人的感觉的确靠谱,至于说她的立场,在马脸小吴这里倒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她的工作并不需要基于立场来调整对某人的态度,保证所有方面的信息都能经过标准化处理,最后转呈给谢双瑶,才是她工作的重点所在。
至于谢双瑶这里,既然会发出这样的感慨,那就说明,至少此时她还是有足够的定力来抵御这种无处不在的诱惑,甚至反过来享受其中,虽然统治工作极为繁复操劳,但不得不说,这种身为世界中心,被所有人想方设法讨好的感觉,也能让人尽享权力的美味——这是暗藏了毒药的美酒,一旦被这种讨好俘虏,那么就会一点点地失去手中的权力,但即便不能喝,也可以在安全距离好好地欣赏这杯酒漂亮的红色。
“确实挺有能力的,可惜她不愿意考吏目,否则金融方面的负责人,恐怕是非她莫属。”她这么点头赞许着,又轻笑起来,“不过,按她的性格,这个官也当不久,完成金融体系奠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