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惴惴不安,日夜不能安眠了——这要是露馅了,被丈夫厌弃,娘家又不收容,那下半辈子,还有三个女儿,都该怎么办呀!
但是,就算是明白了姑姑的底气,也有苏茉儿帮着分析,瓶子也还是有些问题怎么也想不明白,很希望能向姑姑求教——她倒是很快就得到了这个机会,因为哲哲对于她们这对姐妹花,是颇为宠爱的,她们经常能有相处的时候,这在女金的使臣看来也很正常,这是在给跛贝勒挑福晋呢,作为黄贝勒唯一站住的儿子,如果他出事,跛贝勒就会是默认的继承人,他的福晋当然要好好挑选,就算是大福晋的亲侄女儿,也不能选一个蠢材。
“宝瓶,你要是有什么想问的就问吧。”
在一次行猎中,她们坐在敖包附近的小山包上,哲哲便这样随口地和侄女闲聊了起来,她们一起看着王公们带来的少年郎,在草原上策马奔驰,向建州的使臣炫耀着自己的武力——这也是在为自己的前程考虑,科尔沁这些年来人口繁盛,环境相对安定,有本事但身份不高,分不到多少草场的贵族子弟,或是出家,或是跟着建州亲戚一起,拼一场更大的富贵,都是常有的出路。
这是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周围的随从也不多,只有几个心腹侍女,也都站得很远,瓶子便说出了自己内心深处横亘着的疑虑。
“姑姑,我明白了你就这样去卫拉特的不好,但我看不出现在留在中旗的好处。”
这的确是她弄不懂的一点,无知无觉地去卫拉特,把娘家一起坑进去,这当然是不好的,科尔沁就算要跟着一起打出去,也得事先权衡利弊,而不是被愚弄着投入兵力,跟随盟友。但瓶子自忖,如果是自己,她也不会现在就踹掉黄贝勒,这件事要这么看,按部就班地跟着丈夫一起去卫拉特,把女儿婚配回来,到时候即便保不住大福晋的位置,回到中旗,也不会有人对她指指点点,因为姑姑在什么时候都履行着自己的责任,她虽然影响不了更多东西,但却已经做到最好了。
但是,姑姑却第一个就提出了这样的想法,对于知道内情的人来说,她就显得有些冷酷了,鞑靼人不喜欢翻脸无情的人,不论男女都是如此,抛弃落难的丈夫,这样的事情要是传开去了,名声也会跟着坏,甚至会连累瓶子和乌云其其格,到时候,姑姑打算做什么呢?
现在的局势,对科尔沁当然是相对最有利的,但对她自己来说就未必是什么好事儿了。难道,她打算带着自己的帐篷和牛羊,还有三个女金血统的格格,去察罕浩特投奔帐下佳丽如云的林丹汗?
为什么姑姑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冒头呢?瓶子实在难以理解,而她所有的疑惑,全都包含在了率直的提问之中,短短的一句话,就叫哲哲全都领会到了,她有些欣赏地望着这个有心计的侄女,开口说。“宝瓶,你是个智慧的姑娘,你现在的疑惑,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你住在草原上,对外头的事情知道得不多——你会说女金话,这我是知道的,但现在,你应该学说汉语了。”
“只有学会说汉语,认了汉字,读懂了报纸,知道这会儿天下的人们都在过怎样的生活,你才会明白为什么姑姑做这样的选择——到那时候,不用我解释什么,你也自然就懂啦。”
“但学习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瓶子的姑姑笑着说,“现在我来告诉你,我为什么要留在中旗——科尔沁接下来该向谁靠拢——”
其实,有了这样的铺垫,她还没开口,瓶子也多少有些预料了。
在姑姑看来,科尔沁接下来该向谁靠拢?
那自然是——陌生的,被她所恐惧的,女金地的新主人买活军了!
第727章 瓶子的前程 草原瓶子 瓶子无法接受……
投靠买活军……
按照科尔沁一贯的原则来说, 买活军当然是可以投靠的,而且似乎他们的选择也并不多——西边的察哈尔、喀尔喀想要的是科尔沁王公不能让出来的东西,他们安身立命的草场, 那么,科尔沁就只能依靠东边的邻居了, 当东边的邻居是建州的时候, 科尔沁和建州互为婚姻,现在盛京城换上了敏军,但女金的客人, 上下众口一词, 只要有一天辽东的军队无法自给自足, 那辽东的主人就是买活军, 那么,科尔沁向买活军靠拢, 似乎也就成为了一种务实的选择。
但是, 科尔沁要考虑向买活军靠拢, 这和姑姑的选择有什么关系呢?这是瓶子不解的地方,这就是因为她对于买活军完全缺乏了解了, 她姑姑告诉她, 买活军有买活军的规矩, “女人在买活军的规矩里,也能有前程。”
这是完全无法想象的事情, 当然,女人在草原上也有前程, 尤其是草原的贵女,如果能嫁给一个好丈夫,或者拥有娘家的大力支持, 她们的行动也有很强的自主性,有战士为她作战,她也要治理自己的领地。
就像是林丹汗的福晋们,都是带着嫁妆和武士过去的,她们的婚姻象征着各旗的忠诚,自主性也很强:娘家给了丰厚的嫁妆,显示出对林丹汗的忠心,而林丹汗也把草场和商路分给各个福晋,显示出对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