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买活 第334节(6 / 6)

到最后,十桶胶乳是二百五十多斤,这时候五六个工人又去挑了担子回来,还好台秤有四台,如此反复称量,也足足花了两个多小时,才把林场一天的出产清楚地计算了出来:“这一次是三千六百五十四斤,给,这是收条,月底凭条,带厂长印信去收购站结支票!”

“结出支票来,还要去银行结账。收购站那边是没有什么现钱的。”

和橡胶林有关的一切事物,都是张阿定这样的南洋林场主要学习的东西,一个橡胶园的建立,植树、养树只是开始而已,后续还有许多窍门是需要仔细学习的,就说割胶吧,时间、方法,都不是外行人随意揣摩就能掌握的:橡胶必须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下割胶,胶液产出还多,因此,割胶工人是两两结伴,在凌晨出发,交替照明——一人手持火把,一人下刀,下刀的分寸也要掌握好,什么时候割得浅,什么时候割得深,该如何从树丛的情况来判断开割,什么时候停刀,又该如何判断一株橡胶树的出产量是否达到预期……

“按照衙门的说法,橡胶树头两年的产量都不会太高的,一棵树大概一天能产半斤胶乳,是以出胶是否符合预期,计算一下就明白了,首先要计算出林场中有多少橡胶树,然后对其进行分组,比如说我们林场,第一年是栽了两万株橡胶树——”

“两万株!”

这个数字对于习惯了小打小闹的百姓来说,是十足震撼的,而且两万株还只是第一年而已,可见这林场的范围有多么令人骇然了,而被推举出来做林师傅,同时也是林场东家之一的徐长虹,则面有得色地点了点头,道,“便是两万株,橡胶林以篱笆、地垅和棕榈、椰子树进行分隔划区,这一区是两万多株,以两人一组来计算,一组人一天能割900株,那就把这900株划分为一个树位,再把四个树位编为一个循环,这组人便分到这个循环,以四日为一循环,轮流在四个树位之间割胶。”

这样下来,很容易就能计算出,一个循环可以产出多少胶乳,而两万株的林区,在割胶期每日能有多少胶乳入账,东家不用身临其境,只需要看账本,就能明白产量是否符合预期,若是不符,又是哪个循环出了问题,再细查下去的话,还可以查到是哪个树位的树情出错,再来设法解决——通常这种情况,往往是割胶工人手艺不好,深浅不当所致,因此便可看出,对割胶工人进行培训,激励他们学习割胶技巧,也是林场管理很重要的一环。

“我们这里是有奖金的,若是一等品的产量多,那也是多劳多得。”徐师傅仔细地介绍,“这橡胶的行市价,对外都是公开的,甚至胶树的产量,也都写在教材上,我也就不瞒大家了,如今胶乳行市价是五文钱一斤,这是上等胶乳,若是杂胶——从地面上收集的落地胶,还有胶桶里的余胶凝固了的,要便宜些,大概是两文钱一斤,便暂且不计算。如此,便可计算出一个循环四日的产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