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居住中,他们也不得不承认,黄来儿的看法并无偏颇,买地百姓们的日子的确很好过——这是瞒不了人的事情,他们几个人都去看了开幕式,甚至还是多次观看(包括仙画他们也很爱看,因为他们来的时候错过了春节,并没有看过年节时的仙画放映),不单单只是六姐莅临的那一次,百姓们跟着欢呼,轮播时,凡是场内观众,都会顺着六姐的话语而欢呼雀跃,满是自豪地嚷着‘我们百姓的日子好过’!‘我军强盛’!
哪怕是京城,恐怕也没有这样凝聚的人心,没有这样的场面吧……这样的民心是做不了假的,观众也根本不是官府组织来的,事实上,官府还在拼命地劝返想要入城的民众,为此,不得不允诺再开一轮运动大会专题的仙画放映。同乡会也因此取消了去附近州县游玩的计划,害怕出城后就回不来了,原本住在客栈中的他们,现在也只能全都搬到同乡会的会馆中,有些人被迫要打地铺——如果百姓的日子不好过,不富足,他们有这样的闲暇出门游玩,有这样的闲心去组织运动吗?
关陕的汉子们,认为六姐在开幕式中的讲话实在是很有道理的,运动大会,就是买地国力的一次展示——这是何等的富强,令人何等的羡慕!倘若……倘若能把家乡推入买地的话,即便冒着生命危险举事,最后却只能做一个平民,那……那其实也是值得的啊,不单单是自己能过上好日子,这难道不是造福家乡父老的大功德吗?
本来,因为各家都暴发了起来,而被逐渐搁置下去的举事依附之心,在开幕式之后,确然又有些滋长了起来,只是这毕竟是一件大事,人们心中还没有完全坐实——买地各方面实在是太好啦!正是因为这么好,所以才好得不像是真的,让人心里总有点儿犯嘀咕:买地,难道就没有什么阴暗的地方,没有什么‘天下乌鸦一般黑’的时候了吗?虽然六姐确实是神威无限(同乡会众人,除黄来儿之外,在看过开幕式后都彻底为六姐倾倒,承认她的仙人身份),但……怎么说呢……这似乎有点儿不太合理吧……
于是乎,黄来儿带回来的这个消息,便更让人兴奋了,同乡会的汉子们,自以为自己似乎是接触到了买地的阴暗一面,都催促着黄来儿快些说。而黄来儿虽然是举事依附的倡导者,这会儿却不会为买地遮掩,思索了一番,便张口徐徐说道,“听周围人议论的声口,这些人是被情报局和县衙联合抓捕的,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分家,被老家的案子连累——被抓的几乎都是男丁,看他们的神色,有不少人似乎觉得自己很冤屈。”
“听说,这些人是住在闽西的客户人家,也就是关陇河洛世家的后代,自从买地入主以来,他们中有些人一向心怀不满,想要在云县闹出大案子,今日抓捕的人,都是受到那些凶徒的株连,而且,军主这一次很不高兴,似乎也准备了一些严酷的手段,来处置这些株连的人……”
第572章 买地的苛猛(上)
连坐制度, 不论是敏朝也好,前朝也好,实际上都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制度, 这一点,只要略有见识的人都是可以明白的,一人犯罪,阖家连坐, 这是很常见的事情——而且这还不算过分的, 毕竟是一家人, 有财大家发,有难自然也要同当, 更夸张的连坐还有里坊连坐,里坊中若是有人犯了重罪,譬如说谋反, 诽谤皇家等等,也有可能里坊的街坊都要跟着受惩罚,只要是个在城里生活过的百姓,或多或少都听说过一些连坐的故事。
但是, 这不代表他们就能接受连坐这样的手段了——任谁也不喜欢这种人在家中坐, 祸从天上来的感觉, 众人一听黄来儿的说法,心中也都是打鼓,听黄来儿续道, “第一个是要强行分家,强制迁徙——这些男丁,都是闽西人家在买地做工的人。听吏目说,他们既然没有分家, 那按买地的规矩,一人犯罪,一家连坐,都要跟着受处置。”
“这些客户人家,都被拆成了上下三代的小家庭,兄弟必须分在千里之外,因此,他们会被分成一个个小家庭,撒开去吕宋、鸡笼岛等地,闽西那边的家已经分完了,人都已经去鹭岛准备动身了,这一次他们是特意来接人南下的——只是这些老客家的儿郎,有些不识好歹,不得不上点手段罢了。”
这吏目说得是轻描淡写,但实际上这处置,按敏朝的法律来说,便是流刑了,倘若是去南洋,那更可以算得上是发配三千里,至于说强行分家,只允许上下三代一户,这就更让老高等人困惑了,他们虽然也看《买活周报》,但没有亲自来到云县之前,完全体会不到买地对于宗族的忌惮,以及分家的强硬程度——而这和他们脑海中仿佛是一生下来就烙印进去的宗族观念,完全是格格不入的,正所谓在家靠亲戚,出门靠朋友,一个人倘若在一个地方,连几门亲戚都没有,那他该如何安身立命呢?岂不是做任何事情都会被人欺负,一辈子也别想发财,只要稍微冒出头来,就会被人欺压了?
“这到底是犯了什么罪,要如此严厉处置呢?”
就有人不免如此问了,“倘若是谋反的重罪,这么处置似乎轻了,倘若是一般的斗殴杀人案,那也未免太小题大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