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当然还有流窜在各地作乱的真老母教徒了,一个算一个,全都跑不脱的!凡是证据确凿者,斩首!被迷惑闹事者,后果不严重的苦役数年,若造成人员伤亡,苦役二十年!”
张宗子望着信王,意味深长地重复了一遍,“各地作乱者,均不放过,大王,明白我这是什么意思吗?”
各地作乱——这,各地作乱?!
信王并不傻,他在政治这一块,说不上多有主见,多能前瞻,但理解力还是不差的,把张宗子前后透露的信息串起来一想:六姐并不相信朝廷真是幕后主使,却依旧摆出怀疑朝廷的态度,还要将此案大办,雷霆手段,被蛊惑的宗族强制解体,‘在各地流窜’的教徒全都要抓出来,‘均不放过’——
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六姐这一怒非同小可,不单是治下的百姓,便连在敏朝治下的教徒,也不肯放过——这个意思,是要在敏朝境内执法抓捕,甚至是公然杀人!而敏朝倘若表示反对,或者说,哪怕只是不明确支持……那谢六姐,或许就不惜指控朝廷为此案主使者,以此理由撕毁和议,和敏朝全面开战——至少,她要在执行上为自己保留这个可能,所以,她必须怀疑这案子背后有朝廷的身影!
尽管天气炎热,但信王仍然是面色发白,只觉得浑身上下,毛骨悚然,半晌说不出话来。张宗子察言观色,也是颇为同情地轻轻叹了口气,在他肩上拍了拍,为信王又斟了一杯茶,道,“大王,掏心掏肺说句话,我劝大王还要慎重对待此事,尽力斡旋周全……六姐一向为人和善,笑谑不禁,再棘手的公事也不会让她动怒,因此事却也有怫然之色,以我所见,今日若是一时拂了六姐的意,别说什么,六姐一辈子也不让你如意了——”
“我是怕,今日一时拂了六姐的意,那可就没有明天可言啦!”
第561章 六姐的脾气(下)
“什么, 倒查彻底,所有和真老母教有关的百姓,不论是买还是敏, 都要严办?”
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过了下午三点半,阳光没那么猛烈了, 天气虽然依旧炎热,但在海滩附近,强烈的海风已经开始吹拂了,带来了海上的潮湿凉气,让阴影中的行人们也可以惬意地舒展舒展筋骨, 把草帽摘下当做蒲扇,稍微扇扇风。
有些脑子机灵的店家,便在滨海的石滩上, 择那林荫下方,钉下木架, 铺起小小的平台,只要有林荫的时候, 这样的平台上是不缺少客人的,不论是吃午饭也好,还是用点心也罢,暖和的天气里,一边吹风一边吃饭,不能不说是最高的享受。这会儿,王肖乾便正在平台上用下午点心:一盏清茶,若是以往,可以用奶茶, 但现在养牛场的奶都不往外运了,便只能吃一盏沏得苦苦的酽茶,如此倒是可以吃些比平时口味更甜的点心,王肖乾要了一份云片糕,吃在口中软糯香甜,最是适合不过——浓茶配甜点心,奶茶配淡点心甚至是辣点心,五味搭配调和,是如今的食家之选。
除了云片糕之外,还有一碟酥烤小鱼干,上头点缀着红辣椒干、炸花生米,小手指大小的鱼干,开膛破肚,掏去内脏,本就被晒得干干的,再经过仔细烤制,连鱼刺都被晒烤得酥脆,一整条鱼就没有不可吃的地方,放在嘴中慢慢咀嚼,辣香、咸香,花生米的油香,还有海味特有的腥香,如果再蘸一点醋,还有一股米醋特有的糟香味,真可谓是五香俱全——
这种鱼干也很耐嚼,渔家用它来下饭,几根就可以嚼一两个饭团子,若是下酒更是无上的妙品,可惜,谢六姐不喜饮酒,虽然民间并不禁止,但王肖乾好说是敏地派来的吏目,整天醉醺醺的也有失体统,便只能退而求其次,用酽茶相就,伴着它和友人闲话了。
“不论在哪里,都一定要严办——必须是要由买地的吏目出面严办吗?把人送到买地来受审?能不能由敏地官府出面主办——买地吏目协办?或者,敏地官府协办?或者,买地吏目主办但在当地审理?”
比起震惊的信王,像王肖乾这样,毕竟是亲身上过战场,也经历过战场大败的人,对于坏消息的接受速度肯定要快得多,很快就渡过了‘买地能不能这么做’的阶段,而是在执行落地的方面,想出了不少点子——能不能的,只要买活军下定了决心,有什么不能做的呢?‘能不能’这个问题,只属于拥有阻止能力的政权去考虑,若是阻止不了那这个问题想太多属于浪费时间。
若是‘裱糊裱糊’,把这事儿糊弄过去,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真老母教是魔教嘛,而且还是新兴的魔教,信徒又不会很多的,再者说,放任他们继续仇视买地,给六姐找事儿,其实于朝廷也极为不利——这不是,六姐明知道此事必然不可能是朝廷在背后怂恿(其中的原因囿于字数就不必重复了),但却还是坚持怀疑朝廷,不就是因为真老母教的老巢必定在敏朝界内,这就是个现成的把柄吗?
只要面子能过得去,把这帮人揪出来,相信京城也不会因此掀起什么轩然大波的,但是,这样处置,前提是买地也要做出些微的让步——王肖乾最先开的就是‘敏地主办买地监督’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