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人,分做两个大桌,桌上扎扎实实都是十二道菜,正在逐一上菜,有本地的名产三杯鸡,有炸年糕,有新灌的排骨香肠,风吹肉熬的山珍锅子,还有红烧野猪肉、泥鳅炖豆腐大量加香叶、辣椒,都是这几年来,随着辣椒普及而在民间自发兴起的新菜色,受到团员们十分的喜欢。
炒青菜、雪里红,在这桌里都是傍边的菜色了,甚至连鸡蛋都不算正经一道菜,只是做了虎皮鸡蛋算是一道小食,今日这年夜饭的菜色是真够硬的,这也是吴老八从陆大红那里学到的招数——要折服手下,必定恩威并施,旅途中艰苦数日,这样饱餐一顿,顿时便可收拢不少人心,工作也就更好做了。其实要说起来,团员出门在外,餐标每日都是有数的,在旅途中那是没有办法,有钱也无处花销,今日的美餐,便是前几日节省下来的钱凑在一起支付的——也可以把餐标省下来的钱,发到众人手里,不过,以吴老八的经验,发钱虽然个人得实惠,但却不会让他的工作更好做,只适合熟悉的团队,对于陌生的调查团来说,还是要吃掉吃光,才能更好的收拢人心。
连日来旅途疲劳,又扎扎实实的大吃一顿,再加上不能喝酒,这顿饭吃得虽然尽兴,却也很快,才入夜不久,席便散了,一个个盘子都是光溜溜的,只余下一些菜汤、香料——这也是买地的习惯,谢六姐不喜浪费,为了不被扣分,吏目们都是不剩菜的,因此吴老八也没敢多点。
他打发众人都回办事处去休息,自己这里出来会钞,正打量着一会去黄谢生家里看看,给她发点压岁钱,送些教材,却听那店家说道,“大官人,已经有人结过账了!”
吴老八诧异道,“何人?我不是嘱咐过你,这是公干,只能由我来会钞,还要写明菜单、菜价,给我一张收条吗?”
说到这里,他也明白过来——这里是买地私盐队常吃饭的餐铺,店东是很明白规矩的,必定是在本地极有脸面的人家,让他不好拒绝,如此,这人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
“楚兄!”
果然,出餐馆不几步,便见到一个小厮儿打着灯笼,伴在做买地打扮的楚香主身边,吴老八快走几步,刚要作揖见礼,便被楚香主一把扶住,“吴兄!唉,吴兄见谅,我这也是心里难受,病急乱投医啊——请千万到我家里坐一坐,治一治我这心病!”
不由分说,便把吴老八裹挟上了一旁的马车,车轮辘辘,往他的豪宅驶去——
第493章 行贿吗?
“按丰饶县这个局势, 通过考查几乎是已成定局,乃必然之事,这一点兄弟们心中原也是有数的, 原本人心安定,都想的是大展宏图,更有人已经打算筹资去长江建船厂,缓解现在大江的船荒,又有人想要买山伐木, 请买地的树师傅来做指导,为船厂、造纸厂供木头——至于那些想要考吏目的,不多说了,本都是欣欣向荣,盼着被买地接收的大好局面那!”
楚香主和吴老八,也算是老相识了,在买活军未崛起以前, 就多次打过交道, 买地私盐队第一次外出,走的就是丰饶县这条路,自那时起,楚香主便积极向买地靠拢,学买地的简体字、拼音,认买地的数字,学算数,和接生老娘一起合作, 为她背书, 开识字班, 做章老娘的后盾等等……
倘若没有楚香主和他的白莲教在, 章老娘早被县中的耆老提溜去衙门问罪了,他和白莲教众兄弟的功劳,的确是实打实的,这一点吴老八并不否认,但,这些人终究是江湖汉子,他也知道楚香主等人焦虑的是什么——原本对丰饶县的前景,他们是很有把握的,自立之后,若能融入买地,那是更好,大家有了更好的前景和平台,倘若不能,维持着眼下和买地密切的联系,白莲教众人也不会吃了亏,银子大把挣着,影响力往丰饶县周边辐射而去,不仅仅是信江流域,如今都奉他们为尊,便是大江中下游,都逐渐能听到丰饶县的声音了。
如此,《新义军标准》一文刊发,对于丰饶县踌躇满志的众人来说,其实反而是个打击,因为有了标准,人的本能就是拿自己去套,并且不住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如今能够全面满足《新义军标准》的起义州县,在吴老八看来根本一个也没有,或多或少总有违规之处,毕竟,这就是买活军自己的执行标准,新义军内部拼拼凑凑,能找到十个满足买活军吏目要求的头目都难,怎么可能保证言行举止都如《标准令》一般规范呢?
人就是如此,一旦不合规范,就有了恐慌感,尤其对于丰饶县的众人来说,他们距离买地太近了,对于买地的许多政策都非常熟悉,不免更加患得患失:倘若买地衙门会按买地的规矩,来给从前的事情治罪呢?
如果有从前的仇家,研究了《备案令》之后,纠结一帮人去买地造谣备案,等着融入买地之后来清算他们呢?买地到现在也没给出一个具体的态度,对于他们这些老头目,到底是原地任用,还是调任升职,甚至于,还是将计就计、捕风捉影、过河拆桥?
猜疑是惊慌的土壤,而惊慌往往会酝酿出不理智的行动,尤其是楚香主手下一干有武艺的兄弟,这段时日内,给他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