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私事动用电台聊天吧?
长期异地的婚姻,在古代要持续下去,比现代不容易得多了,也不是说就没有,但大部分人都会尽量避免。而且a级内部婚姻还会牵扯到一点,那就是买活军内部的纪律,以及谢双瑶本人的态度。
谢双瑶不鼓励官吏找同行,这个态度是非常显然的,而且她对世家大族的打击态度也让很多聪明人意识到,传统的结姻式结盟法,在买活军这里并不适用,所以,各种利弊衡量下,a男的选择在大数据统计下惊人的集中——a男喜欢找貌美的c女,长得漂亮、性格好,有个在c级中相对体面的工作,教师、护士最受欢迎,因为可以帮着照顾家里,而且,因两边条件的差距,婚书中的冠姓权什么的都完全归属于自己。谁不喜欢在婚书中占尽主动呢?
……好吧,反正从数据来看,a女好像是不太喜欢的,谢双瑶用收入统计一栏做了筛选,收入在日一百五十文上的a女,婚配的并不多,而小吴也身边即世界的提供了自己的看法——这一次还算是有点参考价值的,因为小吴毫无疑问是a女,她的朋友也几乎都是a女,算是很纯粹的a女圈。
“其实说白了,就是婚书想按a男的签,但对象又不愿往c男中去找。很多a女倾向中还是要找个比自己强的丈夫——或者至少不比自己差,签个平等的婚书。”小吴分析到这里也摇摇头,“其实不现实,问题也不在于婚书,且还论不到婚书博弈上。”
“主要是在于执行难度,两个a级人才,肯定都忙于事业,那就没人照顾家庭,生了孩子以后,就算六个月以后,都托儿所带吧,但总不能让孩子跟着自己调动,那这几年谁固定在原地好呢?为此错过的机会,谁愿意放弃呢?”
“ac问题,在a女这里几乎是无解的。优秀的男人,从各种角度都可以很自然地接受一个条件比自己差很多的女人,但是一个各方面优秀的女人,却似乎很难接受找个比自己差太多的男人。”
“不论是什么原因,最终呈现的结果便是如此——a女难求偶,至少是难找到符合自己心意的对象。”谢双瑶也点了点头,“就算少部分人自己生吧,其实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这不是说你找个a男借精能解决的,按买地民风,我猜a男在男女交际上都相当的谨慎。”
“那是当然了,”小吴一头雾水的说,“而且人家平白无故为什么要和你生孩子啊?图什么?”
“再说,这也解决不了孩子谁带的问题啊。难道孩子生下来给爷爷奶奶带?可爷爷奶奶也得工作——其实这也并不只是a级男女需要面临的问题,那些要频繁迁徙的bcd级男女,在婚配上一样存在很大的困难。”
说到这里,小吴也叹了口气,“哎,又一个难题。这可怎么解决好呢?有办法吗?”
谢双瑶也盯着电脑,陷入了沉思,她碗里的饭已经凉了,电脑青白的光,在她脸上映出了浓浓淡淡的阴影,让这个年轻的统治者也显得有些疲倦和深沉。
“办法肯定是有的,还是那万能的四个字,移风易俗。”最后,她随口说,“言传身教、移风易俗,没别的——行吧,知道了,这件事我来处理——嗯,目前就只还有一个点不太好决定……”
第452章 求婚(下)
“这么说, 买活军那里的兵爷还都是香饽饽了?”
“可不是呢?别说年纪还没到,一满二十五岁,那媒婆能把门槛都踏破, 他们那现在可不兴什么彩礼、嫁妆的了,都是双方家亲长的赠礼——
这帮兵爷们,许多家里不太齐全,家里也没个赠礼, 就只能靠自己当兵这几年攒下的钱, 一成亲, 没准又要出门上战场——可您猜怎么着?多的是女方要赠礼数十两, 倒贴着嫁过来的!现在没点家底, 都不敢找买活军的兵爷说亲呢!”
“啧啧啧!”
卫太太拿起火钳,拨弄着煤灰,小心地夹出煤核来,放进一边的破笸箩里,“按这么说, 咱们京城这些兴兴头头想要嫁女的人家, 可不都是碰一鼻子灰了?自以为当兵的说亲不易,怎么也得和你家木头似的, 当个大汉将军那才是有出息的。
一般卫所的破兵,那些守城门的, 上辽东去的, 谁也不愿多看一眼,买活军的兵丁, 怎么不是兵么,大差不差的,谁家愿把自个儿歪瓜裂枣的女儿嫁过去, 都得爆竹放着,欢天喜地拿老丈人一家当自个儿亲爹娘敬着——
就这还摆架子呢,寻思着找人来递话,就坐屋里擎等着了,见了人就神神叨叨的,‘您老瞧好了吧,过几天咱们家准有喜事,到时候来家喝茶——’,怎么着,这几天装得没事人似的,重新出出入入起来了,见人脸上还挂笑呢,人一走,脸立马挂下来了,还往街角吐痰——活像谁欠他似的!”
木头媳妇听了,也不由一笑,手里两根竹针不停,上下编织着,很快又往前织了一小段,卫太太站在台阶下,把煤炉子倒腾干净,煤灰扫得了,又拿笤帚扫干净身上的灰,自个儿洗洗手,也坐到廊下来,眼瞅着木头媳妇手里的动作,“您慢点儿,我瞧瞧您的针法——到底是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