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买活 第226节(5 / 7)

拂只是抿嘴笑着嗑瓜子,便向她笑道,“校书见惯风月,对钱某此言,意下如何?”

徐拂笑着摆手道,“我初来乍到,于此地只觉得头晕目眩,如至异界,哪还有什么见解?钱公此言,依我看竟是极精辟的,所谓两个平等、成熟的个体进行的独立博弈,一句话道尽买地婚书之繁矣,只是……”

杨爱本来对钱受之的言论,极为钦佩,正好奇而又仰慕地望着钱受之,似乎以为他要比冯犹龙更有才学,而此时听了养母说话,又忙好奇看去,便连冯犹龙也停笔望来,徐拂道,“只是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自古以来,世事难两全,这行院里都有一句话,鸨儿爱钞,姐儿爱俏,可见天下间多少人能集才、貌、钱于一体?又有多少婚姻能情利皆得?”

“这情字无痕,求情者难免失利,而只怕求利者未必会多么坦然,均以求情矫饰,终究不过是为了图谋更多利益,是以,求情者往往上当受骗,生出怨怼,别看买活军这里,好似什么都是好的,又不许纳妾,又是作兴了许多规矩,使女儿有工,男儿有妻,但这婚姻的新规,反而要滋生出不少痴怨故事,离婚的事情,只怕要比敏朝多得多呢!”

“这成年男女之间,分分合合,便如同行院姑娘与知己之间,合则聚,不合则散,这倒也是理所应当之事,只是,婚姻为人伦大事,又不止牵扯到夫妻二人而已,孩子该怎么办呢?如此聚散如风,俄而我与你成亲,俄而我与他成亲,孩子跟谁去?难道全都送入孤儿院中吗?”

“这便又有一点,妾方才未能想明白的了,还请两位先生赐教——婚姻的目的,究竟是两个人一起生活,还是两个人决定一起繁衍后代?若是前者,自古以来,情字最是变化莫测,为何还要一纸婚书束缚二人,合则聚,不合则散,这不好吗?如今女子都有工作,可以养活自己,不必再求夫君养活,要婚姻有何用呢?”

“若是后者,为了繁衍后代而缔姻,那为何结离都系于自身,无有对后代的保障?婚姻之本意,除了情、利之外,又有后裔子孙之思,只怕是二位先生失于考量之处。”

“以妾所见,这婚姻的本质,不但是两个成人之间的独立博弈,而且还应再加一句,那就是,两个成人为了生儿育女以照顾晚年,决定平等合作的独立博弈。不知两位先生,所见如何呢?”

这……

冯犹龙也不由得和钱受之面面相觑了起来——这道理决计是不错的,人人都要生儿育女,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毕竟,无子女的人,谁来照看晚年,不说别的,连烧一锅热水都不是老人能做到的事情,年老无依,晚景势将无比凄凉,就连三岁小孩都明白。只是,话又说回来了,如果要在婚姻的定义中加上数目不定的第三种人,似乎又该采用不同的道德观,却又不像是钱受之所说的那样简单了——

第449章 上层婚姻

“徐姐姐回来了?”

“劳妹妹挂念, 近日遇了故人,喝了几盅茶也叙了叙旧,故此回来得晚些了——买活军这里, 晚上倒是极为热闹, 男女不禁, 那煤油灯不要钱似的,一盏一盏高高挂在店门前,整条街都映亮了,极是热闹的, 妹妹可曾瞧瞧去?”

“却是不曾。”邢母冲屋里努了努嘴, 杨爱牵着徐拂的手, 踮着脚往里瞧:架子床上,邢沅早睡熟了,小脸儿如新下来的水蜜桃似的,睡得红扑扑的,惹人怜爱至极。徐拂便笑着放轻了声音,“妹妹到我们房里喝茶来?”

“不喝了,不喝了。”邢母先是这么说了一句, 又有些犹豫, 徘徊中,徐拂早已瞧明白了她的心思:这帮女船客,都是乘买活军的官船从姑苏南下的,是受了《招女娘书》的吸引而来, 一路上同舟共济,一起上课,彼此照应也结下了深厚的交情。

这其中有些女娘是带了家私在身上的,譬如徐拂, 多年名伎,私蓄如今还有数百两银子,她未曾离开归家院,只是因为这些银子在外立身又尚不足够,而且没有得力的官人照料,生怕离了归家院受地痞流氓滋扰。

还有一些,如邢母这般,那是彷徨无计,丈夫去世之后,在姑苏无法营生,不愿把女儿卖入青楼,说实话,现在姑苏、江陵一带的风月人家,人人自危,也的确没有销路,因此便咬牙带了女儿,背井离乡来买地求生。

似这般妇人,绣活也做得一般,手无缚鸡之力,原本仰仗丈夫养活的,来到买地这里,最省力的办法当然是马上再找一门亲事,只是邢母不如徐拂等人见多识广,遇事能拿主意,下午在婚介所,吃那官媒这呀那的,说了一大通,虽说也是指了一条路,先去托儿所上班,再徐徐图一门亲事,但到底手里无钱,心中不稳。

因近日,杨爱也流露出徐拂有意说亲的意思,徐拂下午又去和旧识用茶了,邢母此时便难免想要听听徐拂的见识,她们虽然职业不同,但都是姑苏老乡,又有同行之谊,而且不像是那官媒,满嘴的新词儿,邢母听也听不懂,徐拂的金玉良言,邢母是还没听就先已信服了几分。

却说徐拂这里,别的不说,怜那邢沅聪明灵巧,便拉着邢母,拢了她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