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儿只斤家的巴图尔少爷,林丹汗的侄子,谁不知道他呢!是他,给草原带来了这样巨大的变化,巴图尔少爷的名望,在这片草原上已经比黄金还要闪亮了。诺恩和那日松一边套车赶车,一边就议论起了巴图尔的传奇,诺恩的妻子和女儿一起照看着伤员,那日松抽空对她们说,“一会你们也跟着学着点——买活军喜欢让女人学习医术,她们说,女人会更爱干净一些。”
这话不假,边市其实很近,没过一会儿,塔宾泰就去而复返了,他身后还跟着一匹健壮的鞑靼马,一个壮实的寸头女娘坐在马上,她骑马的样子半点不像是汉人,仿佛马技非常娴熟,而且,行动也非常的麻利,一到板车边上,就立刻翻身下马,取下了一个背袋,一边走一边喊着生硬的鞑靼话,“都让开,不要看——”
原本好奇地想要聚过来的牧民们,立刻尴尬地散开了,两个鞑靼女人也被赶到一边,买活军的女大夫弯下腰检查了一下伤口,便从包里掏出一把剪刀,剪开了伤员的衣服,“酒精!纱布!”
她开始说汉语了,塔宾泰在一旁机灵地帮忙,女大夫先用纱布蘸着酒精,在伤员的伤口上擦拭了一下,随后又掏出了一个很大的,形状莫名,像是大剪刀一样的东西。“压住他!”
她骑到伤员身上,固定住半身,塔宾泰压住了伤员的头和肩膀,女大夫用大剪刀夹住箭杆,发出一声怒喝,硬生生地把木箭杆剪断了,随后,她看了看天色,又打量了一下周围的环境。
“这里不能做手术,”她对塔宾泰说,“把他送到延绥医院去,来帮我包扎,先止血。”
“有得救吗?!”支着耳朵听动静的诺恩一家人不禁叫了起来,“他的伤口在胸部那——而且箭头不能□□的!”
箭头确实不能随便拔,因为上头都开了放血槽,这会儿被肉卡着,□□止不住血,人走得更快。塔宾泰向女医生说了些汉语,女医生也回了一些,她开始用纱布缠裹伤员的胸膛。
“说没有伤到脏器,坚持了这么久,那就应该可以救!”
塔宾泰回头大喊,“但是要尽快做手术——包扎好伤口之后,我们马上把他送到关内的医院去!在那里他可以活下来!”
进关——
弟弟有得救,这是个好消息,但是,一听说要进关,这家远道而来的鞑靼牧民们不免又面面相觑了:这,延绥关,是他们能随意进去的吗?他们也要跟着一起吗?不跟着的话,弟弟是不是就再也没消息了,死前都不能见上一面……可是,如果跟着的话,进去了以后,他们这些鞑靼人,还能出得来吗?
第430章 延绥生机
天色渐渐晚下来了, 延绥镇城门前,已经有不少挑着担子的身影,正在排队入关——这也是开边市之后, 重新出现的风景线,若是从前, 延绥镇朝着关外的大门,常年闭锁,只有往来打探草原消息, 还有去前方寨堡送信送补给的队伍出入时,才会开启一线城门, 人丁皆从这窄窄的缝隙里经过, 若是有马也得分着走,为的就是防范一切可能的变故。
但,自从去年开始, 这样的老规矩就行不通了,因为买活军在延绥镇外十里路的地方,找了一块平整的荒地, 开起边市来了——直接在延绥镇城墙外开, 那肯定是不行的,驻军不能同意,他们挑选的这个距离也算是恰到好处, 从军事上来说, 不能讲对延绥镇有什么太大的威胁, 本身这块区域也是延绥镇的战略缓冲区, 那些鞑靼人前些年来打草谷时,就经常在芨芨草甸那一块歇宿,汉人的百姓们是不敢过去的, 这个角度来讲,边市开在这里,倒也算是给延绥镇安置了一个前哨。
当然了,擅开边市,这是很大的罪名,从前来延绥镇的通边商队,没有这么大胆的,都只有借着去寨堡送补给的借口,私下通商的份儿,真正光明正大开起边市来的,买活军是独一份儿——他们是买活军,可不是敏朝治下的百姓,驻军因此也显得束手束脚的,管束他们吧,只说不做没有用,可真要动手,谁能承担这个责任呢?
这都先不考虑打不打得过,打赢了之后要付出多少代价的问题了……要说打,按人数上的差距来说,把商队全歼应该也还是可以的,但要付出多少代价,死多少兄弟呢?
要知道,买活军来边关的活死人,一个个都是膀大腰圆,带了火铳随身,看着一个至少能打两三个,比边军中困苦的汉子要强壮了数倍,哪怕就是妇女,也没有瘦弱之人——都打听过,买活军倒也不是都这般模样,只是往内陆走商队的活死人,必须经过特别选拔,要有足够的自保能力,还要经过军训,及格线就是要能一打二,所以能来的绝不是善茬。
包括女娘,那也全都有从军经验,而且,因为买活军中,来自外部的女子兵源较少,这些女兵很多都是彬山长大的,谢六姐的心腹人,地位与众不同,在队伍里很能说得上话,若是把她们当软柿子捏,那就要小心六姐菩萨龙颜大怒,发她的大飞箭来打人了。
因为报纸的普及,哪怕是西北边陲,对天下大势也不再那样一无所知。南方买活军的动静,是让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