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出来。”
“但,大家要记住一点,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不是由局势决定,不是由所谓的朋友决定,而是由我们自己决定——丰饶县那样成功的,有组织的情况先放在一边,运河沿岸的暴乱必须制止,我谢双瑶还不至于要靠一个瞎扯淡的谣言来攻取城池,有些地方,我不去取那是因为我还不想要,轮得到别人给我做主吗?”
没有人敢反驳了,马脸小吴飞快地起草了一封文书,递给谢双瑶签字,谢双瑶签字后交给通讯员小夏,小夏立刻起身,“我现在去总台!”
总台是专门设在一间屋子里,由太阳能发电和柴油发电机同时供电的一个大机器,它日夜不熄的运转,每时每刻都有两个通讯员值守,不过十五分钟,云县的决定,已经原滋原味的传递到了京城使团这里。谢向上等人也是直到此刻,才知道原来运河两岸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京城还沉浸在灾后慌乱的气氛中,没有完全解脱出来呢。
他立刻拿着文书,带着对讲机,去别宫求见——紫禁城在灾害中受损得比较厉害,现在皇帝更是搬不回去了。谢向上也不求和皇帝面谈,而是直接给王至孝递了公文,慎重道,“王兄弟,如今看来,这谣言灾害甚广,不可不慎重处置,如今,仅仅是顺着《国朝旬报》,以及运河商船,散播到运河两岸,就激起了这般民变。消息总会扩散到内陆去的,到得那时,只怕刚宁定下来的州府,又要陷入动乱之中啊……”
王至孝草草浏览了那札子一眼,也是陡然色变,请谢向上在花厅稍坐,转身匆匆而去,谢向上这里,也是深深地呼了一口气:他特意带来对讲机,就是预备着皇帝可能要求和云县通话,或者和济州府的办事处通话,不过,事是真的,并不怕查问。谢向上只是在乘着这个机会,仔细揣摩军主的战略意图:
吃不下的地盘,维持稳定比乱着好,这道理谢向上是非常明白的,尤其是出使京城之后,他的眼界更开阔了不少,此刻他可以理解军主的意愿,与其各地割据,养着自己的土皇帝,不如全归在敏朝治下,将来转化、统治也更方便,所以,这件事军主会如此处置,并不奇怪。
但是,是不是在这件事里,买活军能做的就只有这么多呢?这也未必,关键是要看此事到底有多严重,而敏朝还有多少手段能够用出,还有当权者的思考逻辑——最后这点,实际上是最重要的,谢向上再一次发觉,活死人和敏朝人,虽然都是华夏百姓,但是思考方式有极大差异,他确实无法理解,为何一个简单的,原因无法明确的灾害,能引起这样大的动静,不但朝廷非常当一回事,就连民间的反应,也在在证实了这一点——连百姓们都认为,这灾害是足以动摇敏朝统治的不祥之事。
不就是爆炸吗……药火库不炸才怪呢……
他是这样想的,但谢向上无法改变别人的想法,当‘别人’的数目足够多时,他倒反而成异类了,谢向上预估了不少朝廷的反应,但是,他也没想到事情会这样进展——王至孝消失了小半个时辰,再出现时也没有质疑买活军消息的真伪,而是小心翼翼地问他。
“使者,对于王恭厂一事,买活军那里,可有什么见解吗?”
实际上,买活军并没有什么见解,除了救灾那天之外,他们根本没去事发地——毕竟要避嫌么,这一点,王至孝也是很清楚的,所以他很快又继续问。“倘若……倘若我朝廷邀请买活军派出干员使团,前来京城,调查此案始末,并在《国朝旬报》、《买活周报》上联合刊明……贵使认为,这样的做法,六姐能答应吗?其、其中,存在困难吗?”
竟是要借买活军的权威,来安敏朝百姓之心?!
第423章 攻守之势易也!
“这就回来了——今日, 城里菜价如何?”
“回大人的话,菜价已开始回落了,如今黄瓜, 小的一文钱一根, 旱黄瓜两文钱一根,白菜、菠棱菜、空心菜等, 都是二三文一斤,鸡子儿也从原本五六文一枚跌落下来, 回到三文一枚——乌鸡蛋还贵些, 只也有限。都记在笔记里,请大人翻阅。”
惠抑我满意地点点头, 这才拿起手里的盖碗茶,用青瓷盖子稍微拨弄了一下奶茶上的气泡,徐徐饮了一口,这才接过札子, 略微翻了几页, 便递了过去,“好,你让福寿速速把札子送到编辑部去,旬报中醒目位置多添一条——京师菜价回落, 百姓安居乐业,民心稳定, 去吧, 不要耽搁了。”
惠家人正吃早饭,桌上摆着一叠五六张油饼,惠抑我喝了早起第一口奶茶,便暂把滚烫的茶盏暂且先放到一边, 就着小咸菜吃油饼子,桌上摆了豆汁儿、炒肝、豆腐脑,还有一碗小馄饨,全家人爱吃什么就吃什么,虽然所费不多,但确实不能说是不丰盛。
光是这奶茶就是难得的,如今京城入夏,奶油难得,用奶油调的鲜奶茶,连买活军使馆都供应不了——自然,京城出了这么大的事,超市玻璃碎了许多,一应招待也全都取消,这超市得等工程队有空再集结了回来修葺好了,才能再度开张,原本预订的客人,只能往后顺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