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着裤腿,拎着鞋子走上沙滩,来到美尼勒城的,他们眺望着天边的尖塔黑影,望着那满目疮痍,到处都在施工的港口,彼此对视了一眼,都有一种玄妙的感觉,美尼勒城他们都来过,这里的景象当然和上回造访时大不相同了。
“这港口给我一种很熟悉的感觉。”
马丽雅说,她的话里含有轻微的讥讽,莫祈平也很明白她的意思,马丽雅是在嘲笑他临阵脱逃,没有见过壕镜被攻打后的样子。
“马丽雅,我们不是说好了吗。”他有些无奈地说,“和平共处——互相帮助,嗯?”
马丽雅对他假笑了一下,“当然,当然。”他们的确是互相帮助,但是也并不遮掩对彼此的不喜欢。
“想好了该怎么开展工作吗?”莫祈平换了个话题。
“你的看法呢?”
“得先看看本地居民的情绪如何,这和壕镜的情况不太一样,听说他们还处理了教堂——思路可能还是要换一换——”
两个弗朗机人一边说着汉语,一边向岸边等候的接待人走去,因为拿着鞋,他们没有互相握手,只是彼此行了注目礼,“夏队长。”
“这段时间要蒙你照顾了!”
“客气,客气,好说,好说。”统战队长夏禄也非常和气的笑了起来,“你们来得正好,六姐今天上岸了,教堂门口会有个处决仪式——走,这对我们的工作很重要,可不要错过了。”
两个弗朗机人对视了一眼,他们彼此又友好了起来,动作一致地对夏禄露出了非常亲善的笑容。
“当然,那还等什么呢?快走吧!”
“夏队长,久仰大名了,今天终于能够见面,我们感到非常荣幸……”
伴随着热络的攀谈声,几道身影一前一后地消失在了林荫之中……
第412章 耻屠杀者必须死
莫祈平说的并不是完全的客套话, 他和马丽雅所属的知识教南洋委员会,在买活军的机构分类中,是被分为统战机构的, 可以想见将来他们的晋升基本就在这条线上打转了,这条线上还直接串联了神秘的情报局,以莫祈平的为人, 他一定仔细钻研买活军统战线上的大人物。
譬如说地位超然的锦衣卫黄谨, 还有现在的纪律委员会几个姓谢的孤儿, 谢要好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个,毕竟是情报局长嘛, 此外还有谢善良、谢诚实等等——莫祈平觉得,如果这些孤儿的名字都是贤人六姐起的话, 只能说六姐的水平没有比菲力佩主教好多少。
这些彬山孤儿院出身的谢姓人才, 和莫祈平实际上走的不是一条路,他们的忠心是无可置疑的,能力反而还在其次,在谢六姐的安排中,他们常做的也是一些简单却又重要的文书工作。能在统战线上真正执掌大权的,还是在风起云涌的局势之中涌现出的能人异士。
譬如说,这个夏禄队长,莫祈平对他就很留意,他认为夏禄是天生的统战人才,他不但非常善于‘忽悠’,立下了不少功劳, 而且此人相当低调,正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夏禄在‘延平郡王出逃案’中崭露头角, 之后就没有什么人在意这个前任王府管家,但实际上,据莫祈平所知,买活军打通新商路,包括在外地设立私盐队办事处等等大举动背后,都有夏禄的身影,夏禄在运河沿岸,巴蜀大江一带的统战工作中,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这个人很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无声无息地种到别人的脑袋里去,成名作延平郡王出逃案,就是很好的例子,莫祈平做过了解,运河沿岸的城市中,《买活周报》、扫盲班教材、买式发型、买式生活习惯……这些买式东西的传播,并不完全是自发的,而是有一定的步骤,一开始,是价钱不贵,充足发放的报纸,随后城里便会开始哄传某个本地大人物,为《买活周报》中某个话本故事神魂颠倒,甚至闹出了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笑话。
甚至于还会有人将买式的戏剧,影射到了本地的大户身上,这样激起了民众对于买活军文娱作品的兴趣,接下来,过一段时间,买活军的戏班子便进来表演了。莫祈平在南洋委员会培训期间,也读到过夏禄的笔记,这篇笔记被谢六姐当作课本发放下来,供大家学习,这其中就提到了这种安排的原因。
【百姓对世界的认识,就藏在他们读到的故事里,故事就是我们的先遣部队,就是我们进入百姓心底最有用的武器……】
从这个角度来说,宗教传说也是一种主题故事,莫祈平很认可夏禄的话,他也很好奇在过去的一年中,夏禄给涧内的华人都说了什么故事——现在,涧内抗洋的故事,将要被记载在史书之中了,夏禄又立下了一件大功,毫无疑问,他的前景一片光明,莫祈平觉得自己有必要和他搞好关系,所以他把握路上的一点时间,真诚地向夏禄讨教了起来。
“我在涧内倒是没说什么故事。”夏禄的回答是出人意料的,“只是分析了一些事实——涧内的氛围已经不需要故事去培养情绪了,他们都很清楚自己的处境,我也没办法去蛊惑什么,人在生死关头其实总是很清醒的,他们的选择也实在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