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浮起一阵危机:洋人的钱的确好赚,但……但洋人的心也真黑那!
洋人的船,确实也比朝廷的船要好得多了,如果不是买活军突然间从犄角旮旯里冒了出来,就如此下去的话,那……那将来,或许还真有一天,洋番的船将不是朝廷所能够比拟得了的,到了那一天,大炮叩关,就如同……就如同此时买活军陈兵新安岛一样,弗朗机人和敏朝有什么办法呢?
没有任何办法!船的差距,不是任何雄心壮志、沸腾热血足以弥补的,船不如人,就是没有办法!
羊城港的百姓们是最明白这个道理的,这番话,就犹如敲在耳边的警钟,令人半晌说不出话来,茶博士读完报纸,屋内屋外竟是一片静默,还是那虬髯汉子第一个回过神来,激动得满面通红,大叫道,“说得是!有道理!说得极是!”
他站起身,往桌上放了十几枚铜钱,便往外走去,有识得他的人叫道,“屈大胡子,你这是要上哪去?这些话且听听,你可别做傻事!”
屈大胡子目光炯炯,大声道,“什么‘且听听’?我听着全是道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这些侥幸开了个船厂的,正是当今的弄潮儿!又怎能辜负了这番时势!”
“我家要出三艘船,去新安岛助战!好男儿,有血性的,只管随我来!也叫谢六姐知道,我羊城港父老非是无人!也有一腔热血,也能护卫国土,驱逐胡虏!”
一番话,说得茶馆内外众茶客轰然叫好,更有十数青壮,早已热血沸腾,当下纷纷起身会钞,跟在屈大胡子身后,叫着‘同去’,一道快步消失在了街尾,引得众人纷纷侧目,又各自低声议论了起来。
第329章 建设新安一港
“让一让, 让一让,要灌水泥了,都闪开!”
退潮时分, 新安岛海滩上一片热闹, 木柱子搭起的简陋码头外侧, 一根根铁皮打的水泥模具被树立了起来,身着汗衫、短裤,毛巾包头的工人们,担着一桶桶的水泥不断来往于模具之间,把老旧的码头木板踩得嘎吱作响, “倒的时候小心点, 起了气泡要搅和啊!”
“知道了!康师傅!”
各地建筑队中最出类拔萃的水泥大工,现在都赶到新安岛来拌砂浆了, 这个活儿不但需要体力, 也需要细心, 比例要算得准确,而且搅动拌料的力道要均匀, 水泥质量不好, 后期容易开裂,若是一般的房子,填补一下也就算了, 兴建水泥柱码头, 这可马虎不得。
尤其买活军要求的时间是比较紧凑的, 工钱开得也高,因为是前来战场前方, 还有‘危险津贴’, 各地的水泥工都踊跃报名, 有些感念买活军的恩德,甚至愿意分文不取——自然,买活军不会不给钱,但工人们有多卖力也就不问可知了。
“今晚可能要熬大夜,阿霞,轮班去吃饭了!”
“食堂什么菜啊?”
“干炸肉丸子、辣椒炒蛋、煎鱼——让师傅舀些煎鱼的油汁浇上,包你送三碗饭!”
水泥干透要一段时间,由于地基最好是在同一时段下沉,今晚注定是要赶工了,大潮马上就来,人们要借大潮的力量把灌注好的水泥桩子带到栈桥最前方下沉做地基,在海边做工,时间点很重要,正好,这几天月色皎洁,工程队早就分好班,若是两班倒做不完,那就要改成三班倒,总要在大潮以前把地基桩子都做好才行。
“快了,地基打好,石块也都运来了,栈桥再一个月就能立起来——磨刀不误砍柴工,那帮水兵干活也是真不惜力,才几天功夫,石料就全采回来了,足够建好栈桥还有得多,不过也好,如今用石头的地方也多。”
要把一个渔村建筑成海港,第一件事当然就是要修码头栈桥,有些港口比如云县,栈桥就有三四条,否则,货物运输的速度就要被栈桥的数目卡脖子,买活军陈兵新安岛,并不是什么都不做,每天除了有一些舰艇保持警戒,又负责去给壕镜施加压力之外,其余一千多官兵,都在岛上帮助开荒。
新安岛面积不小,可以做良港的地方很多,众人勘察过后,择定了一个港口——就这事还有个笑话,不知道是谁流传出来的,据说六姐想把此港命名为‘不要什么东西都用人名命名’港,或者‘维你个头脸真大港’,但被众将军一直否定,所以最后这港口还是采用惯例,就叫‘新安一港’,如果这个港口不够用,就参照云县的例子,再设一个‘新安二港’,以此类推。
栈桥建好之后,这里便立刻可以做军港了,买活军发现新安岛的确很有战略价值,首先,港口好,水深波平,大船停泊也毫无压力,其次距离罗湖很近,补给很容易获得。
买活军的到来,使得罗湖百姓立刻就轰动了起来,不像是羊城港的百姓,还纠结着买活军的到来是不是好事儿,罗湖的农民非常纯朴,第二天就开始担菜来卖,并用前所未有的热情去开辟菜地——往常,青菜这个东西,他们种来自己吃而已,种得太多,也是烂掉,这里气候太热,青蔬很不容易保存,哪怕是腌渍也很容易腐坏,所以只有买活军来了,有了大主顾,他们种菜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