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买活 第163节(1 / 5)

“我们鞑靼人曾经统治过华夏,我们居住的土地,也是华夏的疆土,至少,买活军是这么认为的。买活军对族裔、国家有不同的看法,巴图尔,学学拼音吧,到买活军那里去看一看。”

虎将军似乎总有些疲倦,大概是因为他在东江岛上不是太顺心,毛帅对于非东江系的官员,排挤得是很厉害的,更不说虎大威还是从鞑靼降卒做起的小偏将,在大敏的军队里,鞑靼人的处境与在女金军队里差不多——一样是如此的尴尬而卑微,总是小心翼翼的受气包。

巴图尔如果愿意过这样的日子,他早就剃了头发,在八旗中当个小军官了,他心底的好奇越来越浓,“将军,买活军的活死人真不欺负人吗?”

虎大威说买活军的活死人从来不欺负人,也不让人欺负,买活军那里,有许多规矩都和外头不同,他让巴图尔好好地看,自己去品味,一个鞑靼人是更喜欢生活在敏朝,还是在买活军的治下。

真的什么都和外头不同吗?

巴图尔翻开那本拼音教材时,突然又想起了那个女金孩子的头颅,空洞洞的眼眶望着天空,在他的幻想里,蛆虫从他嘴里慢慢地扭动着探出头来,就像是他的灵魂试探着,窥视着这片冷酷的大地。

或许在有些地方,这样一个顽劣的孩子会被毒打,会被呵斥,但不会被斩下头颅,堆在京观顶部,但巴图尔想不出那会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暴力在辽东,在草原,在巴图尔知道的所有地方纵横交错,他没有杀过孩子,但他许多次漠然地站在门外,听着门内的惨叫,汉奴们的孩子死了,他们又杀死了别人的孩子,谁也不能责怪他们,这就是这个世界运行的基本的方式。

他不知道人不这样活还能怎么活。

巴图尔学了拼音,登上海船,去了登莱,他从登莱走到云县,见证了汉人百姓的苦难,他见到那么多的饥饿、腐败、愚昧、疾病,汉人的日子也没有比鞑靼人好多少,所有人都在挨饿,总是在挨饿。他见识到了种类繁多的,隐蔽的暴力——永远都是暴力和死亡,汉人觉得鞑靼人很野蛮,但他们其实也没什么不一样。

最后,巴图尔走遍了半个天下,终于到达了云县。

他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第323章 鞑靼人的新未来(下)

“你没有去过那里, 所以我怎么和你说,你也不会明白。”

虎福寿这样告诉那日松,“但买活军的确是个不同的世界,我在买活军那里学会了一个新词, 叫做逻辑。”

他用鞑靼话向那日松解释逻辑的意思, “我们的世界, 汉人、鞑靼人、女金人, 我们的世界, 它的底层逻辑是暴力。但买活军不是, 买活军的底层逻辑是生产力。”

巴图尔学会拼音之后, 开始在路上边走边上扫盲班,当他来到云县的时候, 汉话已经说得很好,而且能够认得很多汉字了,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买活军处的书籍,不但多,而且非常的便宜。不像是鞑靼,草原上的大贵族有许多也都不识字, 书籍昂贵得好似黄金, 被僧侣们垄断。买活军的知识太过丰盛, 丰盛到谢六姐要求所有人都必须掌握一部分,不要任由知识像是草原上的溪水一样随意外溢。

“我学了他们的政治课, 那日松, 这是一门非常宝贵的课程,只有像我们这样的人才能明白它的意义。我们这些没有办法的人, 想要摆脱暴力的人——如果你不够, 除了去抢, 去杀,还可以把不足变多。”

虎福寿的面庞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看上去心满意足,“那日松,兄弟,不必去抢别人的,你想想买活军的报纸,他们教的东西——他们希望所有人都把自己已有的变多,这就是买活军的逻辑,族裔和族裔之间,国家和国家之间,所有的矛盾,是因为生产力不足,而不是暴力不足。这一点——兄弟,这一点非常重要。”

那日松的嘴巴不由得张大了,他从未有一刻像此刻一样,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和巴图尔的不同,让巴图尔如此欢欣鼓舞的难题,那日松根本从未有过思考,他根本连搭话都难。生产力——就算是经过巴图尔的解释,那日松也根本明白不了,巴图尔为什么会因为买活军的思想而如此欢欣鼓舞,就好像鞑靼人现在的日子有多么的不好过一样。

要说那日松多么满意现在的生活,那么当然也是没有的事情,但日子——不就是这样的日子吗?那日松把自家的艰难,归咎于兄长和主子的战死,这使得他们在暴力争斗中处于劣势的位置,不得不让出了更好的草场,他想不到的是,这世界上真的有一处地方,人们居然不用暴力来解决生存问题——他们靠什么?生产力?听起来太虚无缥缈了。

那日松只能勉强地说,“我还以为,你会和我夸耀买活军那里有多好——有多少神迹、法宝呢。”

“噢,那当然也有了,只是不那么重要。”

巴图尔轻描淡写地说,“你们听说过的法宝,我几乎全都见到,那日松,云县的活死人,他们过的日子,是咱们鞑靼人想也想不到的,我说了你也想不出来,因为你根本就没有见过那样的东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