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够吃了!他们甚至连优抚那些后来的汉民都做不到,许诺中的税负足足加了一倍,而汉奴们,他们吃得比之前好了一些,但这好光景不过持续了几个月便结束了,因为庄园里也没有多少剩余的粮食,原本的积蓄都运往前线,充作军粮,女金人距离吃人肉,也只差这么一步了。
汉奴们是恐惧而幽怨的,这样的情绪在庄园中蔓延了开来,而女金人明知道庄园中的奴隶,因为童奴儿新发的善待汉民的政策而怨气深重,他们也没有多余的举措来疏导这些怨气——汉奴们觉得,自己至少比新投靠的人要来得早,但却无法拥有自己的土地,现在还要重新遭受原本的那些虐待,他们感到女金主子们,对他们实在是太不公平。
确实是不公平,但童奴儿也不可能强令所有旗主、牛录退出汉奴,他这么做等于是自绝根基!
巴图尔从来没有见过买活军的人,也没有听过他们的声音,见过他们的武器,后金的局势,就在买活军一步一步的行动之中,变得像是坐在放满了柴火、浇满了油的毡包里一样,一下就危险起来了,他们缺少的似乎只是一点火星,整个辽东半岛就会陷入动乱之中。
现在正是女金人要拧成一条绳来度过危机,搬掉柴火的时候。面对此起彼伏的暴动,老女金选择了放弃对关宁防线的攻占,仅仅是转为防守、包围,把大量的兵力放在镇压境内动乱,以及攻占狮子口上了,他是打钉了主意,要在冬天来临,狮子口和东江岛的交通变得更为便利之前,打掉狮子口,让辽东汉人少了这份念想,也少了闹事的目标!
但,狮子口是这么好拿下的吗?
被东江岛完全占据的狮子口,似乎就是那点火星,狮子口是通往东江岛的路,是辽东汉人的生路,买活军,这个名字起得真好,买活军用辽饷和大炮,买来了辽东汉人的生路,买来了遍地生生不息的火星。当巴图尔从郑十儿那里听说,马奴们直接从庄园送马去了狮子口,并且又一次见证了后金攻城的失败之后。他知道,这点火星子已经飘到了农庄里。
是时候了。
巴图尔是个懦弱的孛儿只斤,但他毕竟也是个孛儿只斤,一个合格的鞑靼军官。
鞑靼人最擅长的是什么?
不是驯马,不是放羊,鞑靼人祖传的本事,他们最擅长的,就是战争。
第322章 鞑靼人的新未来(上)
鞑靼人是天生的战士, 他们上马拉弓,下马挥刀,和汉人一年一度的杀年猪不同,鞑靼人不论男女, 从小都在杀生中长大, 对于大牲畜的杀戮, 是生活的一部分——人, 其实也是大牲畜的一种。
杀人, 对巴图尔来说不算什么事儿, 杀女金管事就更不算什么了, 女金人轻视鞑靼俘虏,认为他在庄园中孤立无援, 没有一个汉人会搭理鞑靼悍匪,他就算要逃,能逃到哪儿去呢?这里是女金人的大本营,是他们的白山黑水,可不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土默特。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巴图尔只需要一个向导, 一个从庄园直接去往狮子口, 能够认路的马奴, 女金人终于把这个向导送到了巴图尔的身边,于是接下来的一切, 便显得那样的顺理成章了。
庄园的马奴们, 农奴们,他们有杀人的能力吗?或许是有的, 但没有杀人的技巧, 也没有杀人的经验, 但有了巴图尔,他们就知道该怎么杀人了,有了巴图尔,见识过战场的马奴被组织了起来,他们打探着守军的动向,打探着外头的消息,暗自收集着铁器——其实,杀人一点不难,他们只是需要一个人来带领他们。
巴图尔就是这样一个有眼光的人,鞑靼军官这一天从马场里拨出了十匹骏马,由护卫们珍惜地将它们牵走,送往盛京的方向。和马匹一起离开的护卫,大概占了庄园守军的一半,巴图尔让队伍走了三天,这才发动马奴们行动,他们在粮仓里放了一把火,吸引着守军前去查看,随后赶往武库,拿到了弓箭与刀枪——
这是杀戮的一夜,奴隶们用人命填光了庄园的二十多名守军,一个牛录有数百人不错,但这几百人一年来不断被抽调到前线,随着三十人的运输队离去,庄园守军只剩下二十人。他们有甲——箭囊也总是鼓鼓的,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建贼,虽然已不复当年,不能站在前线,但多年来刀口舔血的生活,依然让他们保持了相当的警觉。如果是单对单,他们占据了地利,或许连巴图尔都不能轻松将他们拿下。
但谁都知道,战争就是人多欺负人少,庄园里只有二十名守军,但汉人奴隶却有数百,二十人,怎么能和数百人打呢?
他们的箭矢很快因为弓箭发热变形而失去了准头,他们虽然穿甲,但却没有防得住眉心的头盔,巴图尔抽冷子一箭射死了首领,用不娴熟的汉话吼了起来,“带上口粮!换上衣裳!拿起刀枪!”
从窝棚里蜂拥而出的汉民们,在昏暗的、跳跃的火光中茫然地打着转,像是一群发臭的裸皮牲畜——雀蒙眼,鞑靼人不得这病,但农奴实在是吃得太差了,巴图尔让看得清的人带上看不清的,告诉他们不要着急,部队会在天亮后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