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浑浑噩噩的流民,在乡间都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无法反抗一群人,尤其是找不到别人来介入的时候。当族里形成一致时,哪怕李老爷和他都不情愿,过继依然会是双方都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接下来,族老们会怎么做?给小妹找归宿,给狗剩找块好地佃,便算是交代过去了。狗剩会不会饿死,小妹在张家做童养媳又能不能吃得饱,遇到荒年会不会被张家人捉去菜人市,这些他们是不管的。而狗栓已经不是从前了,他不再能麻木地接受这样的命运,他至少看到了一条路——痘苗有限,天花蔓延,那么山阳道总是会有地方闹天花,哪怕他和弟妹专做收尸人去,和痘大人一起到各地去种痘去,在大家都种上痘之前,他们一家三口至少也还能吃得饱饭!
再之后呢?天下这么大,痘苗也不是说有就有,做上几年,等弟妹都长大了,有了一点积蓄,哪里去不得?县里的宋牙婆说,买活军那里,去了就有田种,万事官府都管,还可以读书上学,只要肯干就不怕没饭吃,甚至于……甚至于就是现在,去买活军哪里或许都不是问题!
宋牙婆不是先还想用几十斤盐买了小妹吗?
狗栓虽然一向木讷,但有时候又是个有决心的人,这主意没出来还好,一旦闪现了,便根深蒂固,往下深钻发芽,他站在自家那低矮的泥屋门口,望着远方低矮的麦田,看着二堂叔和二柱子一边说话一边一瘸一拐往李老爷家方向去了——二柱子运气不好,那天排队去得晚了,轮到他疫苗便没了,这次天花,他别的没什么,麻子也不多,但落下了轻微的瘸腿,注定是过继不得了。
他们可能就是去谈过继的事!
狗栓立刻就下定了决心,回屋开始收拾细软——其实也不过就是一二两银子并一些包银的首饰,还有些厚实衣服,都拿包袱裹了,待弟妹们结伴回来,催他们洗了洗手,换下白布口罩,便道,“立刻睡觉去,咱们三更起身,天亮前要进城去!”
“进城去做什么?”弟妹都有些疲倦,但精神不差,他们是去村口祠堂照顾病人做杂活,虽然没钱拿,但也是可以吃饱的。目前来说,狗剩和小妹已非常满足现在的生活,并不像是大哥,还有些对于将来的忧虑。也不知道宗族在村中的力量,更不知道,若是大哥被选去李老爷家做嗣子,对他们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这里没救了,便有土豆也救不活。”大哥的答话让人很有些迷惑,但决定是大家都能听得懂的。
“到买活军那里去!”
第257章 狗栓拜干娘
因为今年来人种了牛痘的缘故, 谢天谢地,土山县今年竟没人死于天花,虽然四下村落里还在闹疫病, 但县城却比往年此时还繁华了少许——既然不会得病,本地的人口便活跃了起来, 外来的人口, 必定会带来一定的商机,而疫病也会让某些行业比往年繁荣。
譬如寿衣寿材铺, 这些年生意便比从前要好,不过前些年寿材和寿衣一样好卖,这几年便不同了, 寿材,哪怕是最普通的板条棺材,也有许多人家支撑不起了,倒是最简单的白纸寿衣十分的畅销, 甚至还有人家乘价格还不高时提前买几件存在柜上, ‘横竖总能用得着’!
除了殡葬业以外, 今年县城一带的庄客也还有活做, 他们农闲时都在城里鸡毛店住,城里活多些,如此便赶上了第一波种痘。现在很积极地去各地种麦子——佃户们死了, 老爷们也死,但只要一家没死绝了, 地总是要种的。县里的老爷们也不至于连种地都不管,这些庄客正好和田师傅们到处去城郊的村里种土豆。
“买活军那里, 嗐, 那是没得说的。”
狗栓三兄妹进城时, 天色刚擦蒙亮,城门开了一个角,正好便遇到庄客们簇拥着田师傅往外走,这些田师傅们操着熟悉的乡音——他们很多都是从山阳道逃荒到南面去的,甚至于说,买活军起家的彬山流民,便以山阳道为主,听说谢六姐原本就是山阳道泉城附近的农户出身,那么买活军那里的山阳老乡当然很多喽。
山阳这里,官话有山阳道的口音,土话虽然各地也有细微的差别,但还没到彼此听不懂的地步,这些田师傅们未必是土山这里的人,但说起带了乡音的官话,还是让人感到亲切,立刻便被庄客们接纳且信服,便是村里人也都很尊重他们。狗栓这样心事重重、脚步匆匆的一行人,也不由得停下脚来,听着这些田师傅们夸耀着买活军那里的日子。
“便是天堂也不过如此呀,兄弟们!若是有福分,有机缘,真该上船去云县瞧一瞧。云县的钱,‘淹脚目’,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那是那里的土话,意思就是钱都淹脚背了,弯腰去捡就行了——只要考过了扫盲班,舍得卖力气,天天能吃饱!”
这已经够让人不可置信了,还有更梦幻的在前头那,狗栓虽然听过一次了,但也还是很愿意再听一次,“天天能洗澡,皮都洗破了也不过是两文钱!每天吃饭东家还管你至少一个蛋那——大方的东家,还给吃个咸鸭蛋!”
“没有徭役!没有捐、赋、税,都是六姐的活死人,一亩地一季收个三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