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买活 第111节(1 / 6)

张宗子甚至已经开始撸袖子了——这要不是卓珂月也打熬了一点筋骨,站起身也开始解衣裳,只怕还真要被张宗子暴力改稿,这一出戏写下来,两人都磕磕绊绊,虽没有真的肉搏,但言语冲突却是极激烈,都道‘下出戏我要自己写,再不受你的气’!

虽说关系处不好了,但稿子进展却很顺,他们两人,文学功底是不用说的,又多有接触基层的经验,卓珂月因为是男老师,之前几个月经常被发配去乡下上课,虽然乡人极力款待老师,不算太吃苦,但到底也让他接触到了一些底层民生,张宗子也不必说,从鸡笼岛回来,做了好几篇垦荒的深度报道,对于农户的生活,两人都不像以前那样一无所知,只能闭门造车。

有了生活经验,也是很关键的一点,再者这故事结构简单,只需要往里填充人物对白即可,无须酝酿曲调平仄,调整唱腔,写得比以前快得多了。张宗子和卓珂月每日能写半日,他们都选在早上思维最清楚的时候写作,下午去上班,每日早上的进度比之前快了不知多少,这东西一旦开了窍,便丝毫也不觉得难写,而且对于创作新版式戏目的顾虑也很低——大不了不署真名便是了,和那天一生一样,若是广受欢迎,得到士林的赞誉,再揭破身份,若是被士林抨击,那……反正也不会坠了张、卓两家的名声。

如此,吃了七顿猪油拌粉,又吃了两顿鱼丸面,三四顿烤脆饼抹辣椒酱,卓珂月忽然早上想吃肉了,他们又晨跑到钱街去吃了几天炖罐面,如此半个月下来,这天早上吃了煎粽子之后,终于将这出《何赛花巧耕田》给写完了,又再三审阅,自觉已无法改易,二人便合力将其抄录了几份。

张宗子携了其中的一份,来到编辑部,将其寄给云县衙门——他知道谢六姐之前短暂出去了一趟,似乎是视察榕城去了,前阵子已经回到衙门,这几日早上晨跑时,偶尔还能见到她的身影在军士之中闪烁:谢六姐的速度自然是第一流的,军士们若负重,她还可以跑在前列呢。

此前他也有收到风声,听说买活军在和议达成之后,有大动作要宣布,因此徐子先、李我存几个先生最近都忙得不可开交,大家都以为是《华夏万年历》要发表了,但张宗子毕竟是采风使,私下得到消息:谢六姐可能会乘势公布道统,如今正在加班加点编写教材,徐大人便正是去帮她的忙了。

公布道统……若是从前,张宗子还指不定多兴奋期待呢,现在却因为长久没有好生休息,每日上班写稿,下班也在写戏的缘故,心里累得不成,只想着寄出稿件后好生休息几日,等谢六姐那边的回音——他连向沈编辑刺探吴江人动向的心思都没有了,只是两眼无神坐在桌前,望着木桌面上压的玻璃板发呆。

“张采风使昨晚没睡好吗?”

小周去外头拿邮包进来时,便随口问了一句,张宗子打了个哈欠,摇头说,“没事,把信拿来吧。”

——自从谢六姐的那篇《答疑》之后,编辑部便开始批复投稿信件了,因此邮件往来比之前骤增了许多,而编辑们虽然一开始大为不满,但很快也找到了一丝批复奏折的乐趣——在信件上圈圈点点,写下批语的快感,居然不亚于自己的文章见报。而小周、小洪等编辑的能力,居然也在批复中得到了不小的进步,因他们要找出毛病,便一定要吃透文章的内容,如此认真多读文章,本身对于语感的培育便是很有帮助的,各种典故,也在不知不觉间便沉淀在了记忆里,如今虽不说出口成章,但对报社一般的通讯稿件,写出来也比从前要耐读精炼得多了。

“今天不止来信要看呢。”刚才是小周出去接的信,因此只有他知道来路,一边拆信一边就说,“要先看六姐写的《政治第一册 》的草稿,而且还要今天内写出读后感交上去,好像还设计了什么调查问卷……”

他的语气轻描淡写,但办公桌前,沈编辑和张采风使的头却都猛地抬了起来,“《政治一》?”

“道统……终于公诸人前了么……”

第230章 沈曼君自学

凡是所有基于幻想产生的神话故事, 其社会架构必定是反映本时代的社会结构,这实际上反映了一条公理——组织性无处不在, 智慧生命体需要组织,不仅仅人类,便是猛虎狼群也都拥有自己的组织性。即便是仙界,在人们的想象中,也必须拥有一定的组织性才能顺畅运转,本教材所谓政治二字,便正是组织性的体现。顾名思义, 是以政权为核心的集合体产生的所有社会性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很好, 教材才刚开头, 便是一大段需要做注的文字, 沈曼君不免就揉了揉额头, 拿起炭笔开始在教材上画点, 这是她的工作习惯, 第一遍她会先通读一整章文字, 期间把所有认为需要做注的词语都画上圈圈点点,不同符号的含义只有沈曼君自己明白。而沈曼君也是在不断的编辑过程中逐渐习惯了用炭笔和羽毛笔——羽毛笔的字可以写得很小,而且不容易涂改, 很适合在教材、报纸上做留痕很久的标注, 而炭笔就不必说了,可以随便擦写,实在是一样很好的东西,用这两种硬笔写字都比用毛笔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