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叠卷子出来,“使团人口众多,大人们明白了,或许随从们还不是很明白。还是先请诸位做做卷子,这卷子十分简单,若是能做得满分,便可以随意出入,不过在外若是明知故犯,坏了规矩,也一样是和我们买活军的活死人一般责罚。”
又是做卷子……买活军的人是真喜欢考试……
使团众人来此,和外头不可能完全没有接触,别的不说,便是这每日里传递吃食玩物,洒扫庭除,必然都要和外界交接。这些来做事的很多都是十二三岁的孤儿,曹如等人略加笼络,便和他们十分熟悉了,谈起自己平日的生活,他们是做半日工,读半日书的,而且被发来扫地的孤儿,成绩都不太好,对于考试便非常的看重——考试的分数,所上的班级,能够决定他们这半日是扫地呢,还是去帮着算账、批卷子或者做誊抄员。曹如不止一次地看到那几个小听差在跑腿之余,手里还拿着小抄念念有词的背诵,一问都是为了应付考试——买活军是常常考的,这一次过关了,不久又要再考,真是半日都懈怠不得。
虽然是这么喜欢考吧,但也没料到连使团都成了考试的对象……曹如与孙初阳等人对视了一眼,都看出彼此的无语,曹如心道,“果然是反贼,行事半点不讲规矩,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我们来考你们的试,不成了你们的臣民吗?”
但话说回来,朝廷这番态度柔媚,而且外交中本就有很大的模糊地带,如果做了试卷就能出去游荡,对于朝廷的好处,自然比关在院子里要强得多,至少可以极大程度地接触本地的风物。曹如眨眼间便想到了应对的办法:只要有一二有身份的使者,表示出自己的风骨,宁愿留守不出也不肯考试,那么其余人便可以充分地展现出变通性了。
这个有风骨的使者,其实由信王来充当是最好也不过的,他毕竟是皇亲,不愿受到买活军规矩的束缚,也在情在理。不过小王爷今年才十三岁,曹如很怀疑他的定力,也怕强行拘束了小王爷,他心情郁结,自己好容易从南京起复,展眼就要被打发回去,因此只拿眼睛去看其余几人。
黄谨是指望不上的,他对本地规矩十分的清楚,而王知礼则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仿佛压根就看不懂曹如的眼色,孙初阳面色俨然,直视前方,似乎根本不愿和宦官有什么来往,王肖乾则对曹如报以苦笑:他是必须要出去的,他要搭救打听叶首辅一家人,一并朝中其余官宦的家人啊。
还没见面,使团已是暴露了人心不齐的弱点,气势上输了不止一筹,曹如心中也是气苦,无奈地叹口气,便对谢向上道,“那还请谢先生送来律令,我们也好先研习研习。”
谢向上道,“我们这的规矩,简单也简单,复杂的多是做生意、做工时用的,你们只要做好试卷,便知道得大差不差了。”
便把一叠试卷发了下来,道,“所有要出去的人,都要做的,得了满分之后,我们会制作出入证。若是不认字,便要会拼音,算数必须会简单的加减法,否则买东西容易发生纠纷。”
果然,如他所说,试卷的内容其实非常简单,算数不过是千以内的加减乘除,决不能造成什么阻碍。曹如等人只要是识字的,都可以答出来,只有一些小阉人,还没有识字,只是机灵做些杂活的,只能交白卷。
所有的使者,对于前头的知识都答得很好,不过后头的‘应用情景题’,出错便很多了,譬如其中有一题,【设问,若有女娘对你十分热情,并邀你回家共度良夜,一夜之后,又说丈夫归家,捉奸成双,要你付钱脱罪,否则捉去见官,你当:
1:给钱脱身2:向官府报官为仙人跳 3:最开始就不要跟着过去 4:让她签署单身、自愿协议书,言明所有责任由她负责,并加以保管 5:任何情况不得给钱】
这是一道多选题,而且是不定项,使团内一百多人,除了交白卷那些,其余全都选错了。此时众人分为几拨,地位最高的一批人都在一个小院内,由谢向上亲自批卷讲解,谢向上便把这题抄写在黑板上,苦口婆心地道,“这是一道扫盲班必考的题,而且错题率非常的高,诸位一定要注意了,你们所有人不论是选了多少项,都带了2,但带2的答案全都是错的,本题的标准答案是3、4、5。”
“啊!”
不少人便‘啊’了起来——大多数人倒是不选1的,都知道这个一定是错的,而且几乎所有人都本着好百姓要多报官的心态,以为2在标准答案之中,多数都选了2、3——3是一定对的,至于4、5,倒很少有人选,因为‘任何情况不得给钱’,似乎也显得小气了,怎么能白睡了人家,又不给钱呢?
“不选1和选5,是一个道理,我们买活军这里是不允许皮肉生意的,便是你给钱也不行,她收钱也不行,一旦有了金钱往来,便是触犯了我们的律令,要被送去彬山做活。”
谢向上便掰开了揉碎了讲解,“但不选2,是因为我们这里也不承认仙人跳,并没有这个罪名。即是说,即便这个女娘是因着诈骗、勒索的目的,百般地引诱了你去和她困觉,而你心中知道自己是受了引诱的,是进了她的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