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买活 第27节(2 / 8)

吃一点差价。

因为这个缘故,这座山中大家都穷得很平均,靠山里的村子,被外界骚扰的机会小,而且深山鸟兽更多,土地相对更肥沃,但他们多打的粮食几乎都要拿来付商业上的差价。陆大红一路调研过来,结论都是大同小异的,以许县现在的情况,这座山里的村落既没有太多的战略价值,也没有经济价值,完全可以大范围搬迁到许县去。

当然,在山里留些住户自然也不可能完全没有用处,譬如杀死曹驿丞的恶贼,或许便不是从这座山流窜进来的,因为众多村落都没有见到陌生的行人经过,至少他们在山上讨野菜时也没发现什么人迹,而且这座山主要接壤的江西道这几年还算安稳,虽然陆续仍有流民入山,但没有听说闹大匪——农户被逼得活不下去,入山成为隐户这是很正常的事,会骑马、有铁器能杀人,这个恶贼从前在社会上应当是有一定的身份,这样的人家在江西道还不至于被逼得落草逃窜,连本地都呆不住,要逃到外地来。

这样的村子,喜事不见多少,丧事倒是年年都要办的,而且相当的敏感,很不便谈论——没有铁器,光靠套子和石器来捕获野兽,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的,虽然住在山里,但肉食却也珍贵,饿死的人,胳膊腿都只有芦柴棒子粗细,那也就罢了,若是受伤了呢?若是被野兽捕食了留下的残躯呢?这是不能细究的。

盐队的人不问这些,只问收成,众人也都是叹息居多,这些年来冬天越来越冷,在山上感受更深,鹅毛大雪逐渐不再罕见,而夏天又更热,雨水也多,蚊虫就多,或许也有稻种退化的关系,如此极端的天气影响下,年年都在减产,日子的确是逐渐过不下去了。

如果没有谢双瑶,在彬山落脚的北方流民很可能也会这样,逐渐缓慢地死在深山之中,除却骸骨,留不下丝毫痕迹,历史不会记载这样无声消逝的人命,他们甚至自己都算是认命了。——在境况还没这么坏的时候,还能接触到铁器的时候,拿起镰刀锄头,或许还能从和他们一样的人手里抢来吃的,但当时良心还在,等到良心不在的时候,连造反作乱的能力都没有了。

陆大红自己就曾是北方流民,她很明白这些流民的心理,这些人只要能吃饱喝足,便会是六姐最忠实的拥趸,因此她非但没有去分辨、审判他们在山里的作为,是不是客串过山匪、有没有吃过死人……而是一视同仁地将村民介绍到许县去做活。反而是翻过了虎山之后,她的态度更谨慎了,主动做起了已婚妇女的装扮,并且指定吴老八扮演她的相公。

如果只是这么一座山的村落,盐队是不会带这么多货的,他们选择带了十几头毛驴的货,主要是因为翻过虎山便进入了江西道——这就又要说到三省交界处的地理了,因为多山的关系,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明明两县直线距离很近,但交流却相当的少,比如丰饶县和许县,彼此不过是数十里的距离,但大宗货物只能从浙江道的衢江县绕水路运输,从许县码头到衢县码头,走一段陆路之后,再进入信江,从信江到丰饶县的码头,如此算下来,至少要走半个月以上。

而且,水面上关卡重重,又有三省各种衙门的老爷们吃拿卡要,想要打通关节耗费太大,像盐队这样,直接翻过山来,虽然路不好走,但一路上零敲碎打的小买卖也有赚头,平下来,钱是不亏本的,麻烦也减少了许多。毕竟他们运的可是私盐,这是一种极敏感的物资,一旦离开了许县境内,做事便要相当小心,不但要防官面,也要防着道上的兄弟可能的各种盘算敌意。

至此,陆大红已经离开买活军的地盘近半月,和家乡终于拉开了两百里以上的距离,算得上是出远门了。她和盐贩子们已经完全打成一片,甚至不少盐贩都淡忘了陆大红的性别,和她称兄道弟起来——除了陆大红要单独如厕之外,在这些男人看来,她和他们也没什么区别。身上一样有因为不便洗漱和频繁运动带来的异味,也一样善于跋涉、谨慎小心,从不娇气抱怨,虽然是第一次出门,但丝毫不见慌乱,她的见闻很少,但见识上,众人公认,胜过了大多数他们认识的男人。

她逐渐也弄明白了私盐贩子这里头的门道——私盐队之间同时存在着竞争和合作关系,但也有严密的规矩。谢双瑶曾对他们这些年轻的买活军说过,非法组织往往比官府更严密也更有纪律性。随着陆大红经历逐渐丰富,她发觉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官府的规定来自于更上层的考量,遵守官府的规定未必对执行者有利,但非法组织的规定往往从切身出发,破坏规矩一定会让大多数人的利益受损,所以他们都很积极地维系着规矩的权威。

在南方这里,私盐贩子的规矩伪托了白莲教的组织形式,陆大红从前在彬山也听说过白莲教,长辈们会说起那些教徒虔诚狂热的模样,此时她发觉,真正狂热的应该只是底层的农户和百姓,他们相信真有救苦救难的无生老母,也存在有那一定能吃饱饭的真空家乡,但对稍微有些身份地位的人来说,白莲教只是一层皮,装的依然是利益勾连博弈的框子。

总之,在南方几省,贩私盐的多数都信奉白莲教,一旦相见,都以教中的切口暗语对答,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