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开发,从煤矿来说彬山和许县其实都采的是两地之间这座山脉的煤矿,这是一条狭窄的矿脉,按照老法来看的话,数百年前彬山这里的矿洞便已经没有价值了,不是没煤了,而是开采难度太大,便是以古代的人命来计算都很不值得。而铁矿则是近百年才开发出来,目前开采难度还不是很高,只是因为产量较为一般,也不是富铁石,并没有得到太大的重视。
楚大财和葛爱娣一样,都是只要有一点点小小的机会,就会拼命往上爬的那种人,他稍微吃饱了饭,胆子就大得不得了,仔细阅读了论文,又从谢双瑶提供的文献中尽力汲取了自己能看懂的知识,和谢双瑶商议了好几次,便大胆地将高压水泵的设想付诸实践,一开始他用的是谢双瑶提供的高压水枪——这东西原本的用途是拿来洗地毯来着,只是动力源换成了人、畜,由他们来车水,水压差做功带动引擎,后来这发明更改后用在了公共浴室里,但高压水枪要求的动力不是生物车水能达到的,要说搞水力发电吧,机器不是没有,但谢双瑶不会用,而且少电线,而且彬山的水利资源并不丰厚,各种尝试受挫之后,谢双瑶苦思冥想,只能拿出这年代最有可能达成的设想:蒸汽机。
按照她对自己身处年代的推测,其实这时候英国已经有了早期蒸汽机的存在,而且发展的环境和谢双瑶所处的环境非常类似。此时的蒸汽机主要是为了排掉矿井内的存水——彬山矿井也有渗水问题。而因为煤矿的煤相当廉价也易于获取,先后有工匠发明了同一原理但设计不同的蒸汽机,这样的蒸汽机至少流行了一百年以上,用途主要是在矿井排水,之后才被瓦特改良为常见的工业蒸汽机,这期间自然经过了许多技术上的大发展,每一个设计上的小改动都是无数煤矿和人命换来的思考。
对谢双瑶来说,蒸汽机这三个字,不足以让她获得这些智慧结晶,但网络时代过量的信息可以,她从硬盘里翻到了她存下来预备下饭观看的科普自媒体视频,《蒸汽机是如何改变世界的》,里面大约用了十分钟的篇幅来讲解蒸汽机的发明与演变,还做了3d建模分解,惟妙惟肖地再现了工业蒸汽机的内部结构。而且彬山也有铁有煤,还有不少留下来的铁匠,足够支撑楚大财的实验,楚大财用了一年的时间学会拼音、算数,随后的七年一边拼命的学一边拼命的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带着老伙计们忠实地再现了瓦特蒸汽机,废件率非常高,高到如果家里没矿难以承受,而且楚大财团队一年只能做一台,还有不少人在实验中被多次烫伤,但成果是丰硕的,现在买活军不但有了新技术可以重采老煤矿,并且还有了一本结合了本地实际的《工业实验规范》。
新的《医学实验规范》再过一段时间应该也能有了,想到这点,谢双瑶很欣慰。本质上她就是个农学出身的管理人员,在这个年代或许可以说自己是电脑专家吧,别的什么跨领域的发明创造真别找她,谢双瑶统一天下最大的愿望和目的就是散播她带来的资源,尽量的、充分的、反复的散播,让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必然会冒出头的尖子们收到熏陶和启发,然后她自己躺着汲取科学进步的成果,如果在她有生之年能完成大敏疆土的电气化,谢双瑶认为自己就已经是获得了想都不敢想的成就了。
自从蒸汽机被再现(不敢用发明这个词)之后,彬山众对外扩张的脚步明显加快了,第一台蒸汽机主要是用来给矿井提水,第二台则是给水枪提供动力,用来开凿那些狭窄的,被放弃了的大角度煤矿洞,由于蒸汽机的功率有限,并不可能和后世一样便利好用,但哪怕只是开凿出形状,再把工人运进去采煤,这也让老矿焕发了新生,而随着人口的扩张,工匠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蒸汽机的制造越来越快,废件率正在慢慢往下降,毫无疑问工匠们的手艺也越来越精湛了。第三台蒸汽机就给彬山的基建带来了质变——第三台蒸汽机主要用来粉磨水泥,他们终于可以修水泥路了!
让机器来制造机器,这么高级的享受彬山现在还无法拥有,但现在已有人提议用蒸汽动力来辅助制造配件,这些复杂的技术细节谢双瑶就不太了解了,做领导的就是这样,万事只能抓个总。她只需要确保楚大财和整个工匠团队都能,且只能在买活军中找到归属感和相当的待遇就可以了
在这方面,目前没什么好担心的。楚大财等人对谢双瑶忠心耿耿、奉如神明,毕竟谢双瑶不但实实在在地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带来了无数知识,又拥有无人可以撼动的神器和武力,而且在买活军治下,工匠的地位很高,内部有自己的晋升和评级系统,谢双瑶对待他们和对待读书人是一样的。这种待遇天下间除了买活军该往哪找去?大敏朝治下匠户虽然不算贱籍,但也就和农户的地位差不多,远不如读书人。
在彬山,读书人没有那么值钱,因为大家都会读书,而且管理者的工钱也没比高等工匠高很多,凡有奢侈品,必须是高工先享受,楚大财现在就住着彬山第一批建的水泥平房,他家也是双开的木格玻璃窗——其实彬山的基建完全没外人想得那么神乎其神,就现在的城市面貌,也就和临城县水平相当,在他们拿下临城县以前,彬山没有足够的石灰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