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第27章(1 / 2)

听了半天,他只觉得好复杂,信息量好大,头也想大。

他耐着性子在速写本儿上做记录,试图寻找能给姜竹省钱或者省力气的办法。

“所以,你家是第几等,要交多少钱?”

姜竹:“我家是中中户,要交米、绢或者生丝,折算下来,每年交二十两,不过中品户要纳粮到外郡,还要交加耗和揽纳钱。”

“多少?”沈青越满脑袋都是“二十两”,人都要懵了。

一个篮子十五文,姜竹又要自己砍竹子破篾,还得自己去赶集卖,一天大概也只能编四五个,按五个来算,一年才……

他在纸上列式计算,再折算成银子,两万七千三百七十五文,折三十四两多银子。

还要刨除平时的衣食住行生活必需品费用,再扣扣前三种税赋的钱……

“加耗和揽纳钱又是什么意思?这得交多少?”

姜竹:“就是,我家属于中品户,需要将税粮和绢丝运到外郡指定的粮仓布仓里,如果不自己送过去,就得雇专门做这个的揽户去送,雇他们的钱就是揽纳钱,加耗就是运送粮食的损耗,还有给粮仓看管吏员的钱。”

沈青越震撼:“不是都折算成钱了吗?都给钱了还要交运粮钱?”

姜竹:“钱也得运啊。”

沈青越:“……”

他只剩下一个想法——电子汇款真方便!

姜竹挠挠头,“我也不太懂,好像是收了钱,还要再买粮运到粮仓。”

沈青越觉得简直胡扯:“他们不能就近买吗?粮仓在哪儿就在哪儿买呀。”

这姜竹就更不懂了,他想了想,“那粮仓附近的粮食肯定要变贵的。”都到那儿买,收的税钱还能不能买够粮食都不知道了。

沈青越:“……”

好像有点儿道理。

算了,他懂不懂也没多大用。

沈青越问:“那你要再交多少钱?”

姜竹:“每次不一样,大概十两。”

沈青越:“多少?!”

姜竹:“十两。”

沈青越都听笑了:“交二十两的东西,付十两运费和保管费?”

姜竹默默点头。

这买卖简直太划算了,划算得他一点儿经济不懂都想干这买卖了。

沈青越:“谁都能当那个什么户吗?你也能吗?”

姜竹摇头:“里正不让我们族人做揽户,从前我爹和我大伯也说日子过得下去不做那个。”

沈青越:“为什么?”

姜竹:“他们说路上劫道的太多,危险。”

沈青越:“…………”

这倒也是。

不管押送的粮食还是钱,到了陌生地方都不安全。

青面兽还被劫了生辰纲呢。

高风险,高回报,存在也有一番道理。

不过,加起来三十两啊。

再加上前三种,姜竹一年到头白忙,全交了税了。

这得编多少篮子,买几头驴呀?

很快,沈青越也反应过来了:“你们是不是才开始用钱交税?”

姜竹点头,“先前是买粮和布交税,后来就直接交钱了。”

他就说,如果一直是这样,这政策怕是早就推行不下去了。

沈青越悟了。

现在市面上流通的钱少,大概一来是因为村镇间本来就习惯了以物易物,用不着什么钱,各家也没储蓄什么钱。二来是因为折钱交税的时间太短,突然一下子让交钱,他们都还没习惯,不管有钱的没钱的,都不敢花,要留着交税赋。

沈青越不禁问:“那你能赚那么多钱吗?”

就算姜竹从早到晚忙个不停,生意还足够好,可市面上没那么多钱,他也只能换到吃的用的,上哪儿弄钱去?

不料姜竹竟然点点头,“我二伯替孙老爷管茶园,每年都是我和我爹往茶园送采茶的竹筐竹篓,我舅舅认得几个造纸坊,每年也用不少竹子,再卖些树,这些都是给银子的,再加上平时卖竹筐竹席赚的,是够交税的,不过交了税也就不剩多少了。”

竹筐、竹篓另说,他二伯管茶园管了很多年,在茶园有面子,给他结钱快也不会克扣他,更不用他另外给好处。

往纸坊卖竹子、往别处卖木头,主要贵在工钱上,他自己能砍竹子砍树,但运过去总要雇车,算下来其实赚得很少,不如编筐编席合算,不过纸坊能给现钱,看在他舅舅主家关系上,也不赖账。

卖木头就很麻烦,十次总要遇到一两次拖账赖账的,他爹不在了后,总有人欺负他是个小孩拖着不愿意给,他现在已经不愿意卖木头了,还不如秋天卖柴划算。

沈青越听着他碎碎念,忽然意识到,姜竹似乎比他想象中有钱,也会赚钱。

他忍不住问:“你从多大开始自己生活的?”

姜竹愣了愣,“十六。”

沈青越:“虚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