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咸鱼德妃的躺赢人生 第42节(1 / 3)

爱民有心的自然是他这个体恤民艰、政绩斐然的名臣,那救民无术的原因是什么?

自然是他这个害民苛政的君王!

玄烨又想起自己从前教导太子习字,向来都是改抹者多,加点者少,未尝加圈,目的就是为了让太子为人处世要时刻谨记谦虚,不可骄傲。

这是他教育孩子的方式,不仅仅是太子,就连其他阿哥他也一视同仁,向来只有批判从未有过夸奖。

他的儿子,做得好自然是应该的,做得不好才需要指出和批判,宫中甚至都没有敢在他们面前有称赞之语的人。

而就在昨天,他在胤礽的字卷上看见了圈画出来的好字,甚至下面还批注了赞扬之语。

显然是汤斌所为。

他想干什么?在质疑自己教育儿子的方式不成?

想到这里玄烨就想起先前明珠在他面前诉说的许多关于汤斌的事情。

枉他之前还认为此人清正廉明,弊绝风清,让太子对其多有尊敬。

如今倒好,汉人尊师重道的那一套学多了,谁是主子谁是奴才都分不清楚了。

玄烨想到这里,批奏的语气便带了点不满出来:“太子每日读书皆是如此,虽寒暑无间,并不以为劳苦。若勉强为之,则不能如此暇豫。汝等亲见,可曾有一毫勉强乎?”

随即命尹泰、德格勒传谕:“朕宫中从无不读书之子。今诸皇子虽非大有学问之人所教,然已俱能读书。朕非好名之主,故向来太子及诸皇子读书之处,未尝有意使人知之,所以外廷容有未晓然者。今特招诸皇子至前讲诵,汝等试观之。”1

胤禛和胤祚就是在这这种情况下被留在了无逸斋,几位阿哥面面相觑,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只能看见前面的皇太子面色古怪,太子讲师汤斌的面容微微发白。

玄烨随手取了案上经书差不多十余本,亲手交到了汤斌手上对他说道:“你来随手选几句话,让朕的几位阿哥诵读便可。”

玄烨的神情平和,让人根本分辨不出喜怒,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站在一旁的胤礽不

禁心里打起了鼓

他这段时间并未做错过什么事情,为什么汗阿玛突然发难?这是针对他的这位师傅,还是针对他的?

汤斌不知道事情为什么会发展到这个地步,他的额上已经微微沁出了汗珠,在玄烨不悦的目光下,他努力平复自己的心情,依次让胤祉、胤禛、胤祚、胤祐、胤禩前进一步,每个人大约读了五六篇,每个人念书的声音都不疾不徐,收放自如。

等轮到胤祺的时候,他的脸色微微有些红,就连胤禛都为他捏了一把汗。

胤祺幼年起就没怎么学过汉学,若是汤斌真考他点什么关于汉学的问题,他恐怕一句也答不上来。

好在玄烨在此时给他解围了:“五阿哥幼年被皇太后养育,太后不愿让其学汉书,朕便允他只念满文。”

不止胤祺松了一口气,就连汤斌也松了一口气,让他诵读了一段满文,胤祺对满文还是比较了解的,因此在过程中口齿清楚,念的很顺畅。

在上书房内立着的群臣面面相觑,随即便开始赞不绝口。

“臣等得观皇子读书讲义,因仰见皇上训迪不倦之圣心,欣喜无已。”2

玄烨将书卷收于一旁,他看了一眼汤斌,又看了一眼太子。

太子三位讲师,以汤斌、耿介二人学问最好,达哈塔最次。

但达哈塔是三位讲师中唯一的满人。

当初选达哈塔时他也曾以自己学术不精为由推辞,只是玄烨选他的意义并不真的是属意他学问多么高超,而是在于他满洲出身的缘故。

他难道不知道汉人学问胜满洲百倍么?只不过玄烨担心太子耽于汉习,所以他选择了学识高超的汤斌和耿介来为太子讲解经义,与此同时他也没忘记任命满洲出身的达哈塔奉侍太子,导以满洲礼法,使太子勿染汉习。

只不过看来效果并不显著,汤斌此人对太子的影响还是太大了。

太子只能是满洲的太子,不能被汉人牵着鼻子走。

玄烨的眸色暗了暗,他淡淡地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尹泰,便带着众大臣与皇子前往外场。

胤禛等人跟在大阿哥身后,众人都有些摸不清汗阿玛如今这一出究竟是什么意思。

唯有胤祚一人若有所思地看了看侍立于玄烨身后的达哈塔,又看了看精神不济,明显提心吊胆的汤斌耿介二人。

无逸斋外立着几个靶子。

玄烨示意小太监往众皇子手中送上了统一的弓箭,让他们一齐射箭展示给在场的外臣。

胤祉、胤禛、胤祺、胤祚、胤祐与胤禩同射,每个人大约都中了三到四箭左右。

“四弟。”胤祉凑到胤禛跟前,小声道,“我箭法是不是不错。”

胤禛不想搭理他,胤祉明知道自己在骑射方面算是中下水平,还故意来撩拨他。

等到他们五人射完箭后,玄烨转头对身畔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