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 第219节(2 / 2)

,既然都奉命查探南直科场,自然没有本官一言堂的道理,便请泰王、本场监临卢大人一并上座,咱们三堂会审。”

什么?泰王暗查?

什么时候?怎么查的?查什么?

谢太傅这话,一石惊起千层浪。

无事的,隐隐后怕。

如柳巍,甚至在心里又给卮言先生烧了柱高香,承他指点。

有鬼的,无不心中打鼓,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慎乎?与朋友交不避耳目乎?传条子被抓包乎?

而被推出来作出头鸟的梁彬。

两眼一花,彷如堂上的不是钦差大臣,而是黑白双煞。

他隐隐察觉到,这把……情势十分不妙。

差役搬来太师椅,泰王不客气就座。

可怜小七品监临,死活不敢上席,只敢站在泰王身后,就差替他捏腿捶肩。

本来场上另一个有资格坐的,这会成了戴罪之身。

柳巍负手,傲然立于公堂,一副凛然不惧的模样,只是望向梁彬的视线,很是高压。

这就越发叫监生亚历山大。

毕竟……毕竟他也没亲见柳大人考前私会他人,他就是个道听途说的二传手qaq。

可密谈既叫密谈,自是只有你知我知。

那你我到底谈了什么,还不是任他编什么是什么?

他把心一横,心道这关口,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稍后问询,他一定咬准二人勾当,于是沉心静气一门心思开始编排说辞。

第一个提上堂问话的,是春秋房的同考李冶。

显然,锦衣卫早已伺候过一轮。

都说刑不上大夫,李冶提上来时,看着还是个体面人,不见任何外伤,只是精神状态很有些萎靡。

他眼神瑟缩,全无抵抗。

问及关节,更是有什么说什么。

春秋小房,设同考二人,所有本经为春秋的学生卷子,统一分给这房批阅。

流程与府院相类,二人各领一半卷子。每卷一人主阅写批语,另一人就负责复审。

最后,各人向主考推荐各人主批的卷子。

科场无论哪一级考试,都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那就是第一场定生死,二三场定排名。

也就是说,每房荐卷,专看第一场八股,第二三场只要文字晓畅,不拖后腿就成。

直到卷子成功投递到主考那,各房须定名次,才会评一评后两场。

但经魁以外的卷子,主考大抵是不会细看的。

正是钻了这个空子,当同为春秋本经的沈宽找上门,李冶才敢拍胸脯揽下这单生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