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先水平。
据说, 海商海盗不分家。
汪氏与盘踞在东南沿海的几大海盗家族, 都有良好交情。
可惜本朝禁海, 汪氏这才转向内陆买卖。
“果真瞒不过你。”
谢昭也不藏私, “我便是想借汪氏资源,出这一趟洋差。”
哦豁, 公办出国。
但顾劳斯一点都不羡慕。
这趟有多危险,看大宁禁海令有多严苛便能猜测一二。
“然后呢?找红薯跟你忽悠老皇帝有什么关系?”
谢昭牵起小迷弟,一同在幽深的青石巷中漫步。
“历史学中有一分支, 专做统计。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统计了公元1000-2000年这一区间,有信史可查的旱、涝、蝗次数。水患平均三年一次,旱蝗向来并发,至元末明初小冰河时期, 大旱从四年一次,加剧为不足两年一次。
大宁虽国号有别, 但与明朝甚是相类。
大历六年我来到这里,三十年间, 亲眼目睹的洪涝、大旱便有二十余起。
九年前后,黄河夺淮入海,豫皖苏鲁多处洪峰天泄,城中百姓并十万河工十不存一。
又后四年,山河、京畿四省,陕宁一带连年干旱,黄河枯竭,行人可涉,六月蝗起,庶民大饥,以至于生人易子而食,亲属割肉续命。
此等炼狱,隔年而至,不胜枚举。
四月我上奏时,神宗犹猜忌我危言耸听。
只是随后两月,江淮果真夏汛又至。
若七八月北边再生蝗旱,天灾无情,再兼仓廪亏空的人祸……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吃不饱,便只能揭竿而起。”
顾劳斯一点就通。
金陵诸事叫他感同身受,知道老百姓饿狠了有多可怜,又有多可怖。
“如此境地,想要江山存续、国祚不衰,吃饭才是最要紧的事,所以……”
“所以自己种不出,只好学那列强,出去抢了。”
顾劳斯一个趔趄。
就知道你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这叫进口!进口!
我泱泱大国,礼仪之邦,怎么能说抢呢?”
“悄悄说的是。”
谢大人认错态度良好,“大宁与吕宋,乃世代邦交,此为‘献’,非‘夺’也”。
至于究竟是进献还是抢夺,是进口还是搜刮?
不还是谁嘴大拳头硬,谁说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