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剑来 第2559节(2 / 4)

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大了,要么是皇帝陛下亲口来说,要么就是吏部两位侍郎负责禀明大致情况。

陈平安双手托起茶盏,突然换了个话题,问道:“邯州境内,藩属邱国的局面,拖了这么久,诸君合计出什么了?说来听听,我好长长见识。”

打盹状的老尚书沈沉抬起头,却没说什么。侍郎吴王城想要开口说话,眼角余光却瞧见老尚书轻轻摇头。

国师问话了,兵部又不开口,屋内霎时间便气氛凝重起来,寂静无声,落针可闻。

宝瓶洲的单字国,不提“国姓”你方唱罢我登场、可能今天坐龙椅明天便要阶下囚的大渎南边,在北方,大骊藩属国中,一只手都数得过来。先前陈平安跟魏檗聊的,就是这个太后不再垂帘听政、刚刚交由新君亲政的邱国。

邱国的那位少年亲王韩锷,十四岁,是国君的同胞弟弟。跟他一起来到宗主国大骊京城“送死”的,还有礼部尚书刘文进,听说喜好挑灯夜读边塞诗,会点剑术。

皇帝宋和率先开口打破沉默,说道:“这件事不怪在座诸位,是我的意思,想要等到国师公开现身,此事连同吏部尚书的人选,一起敲定。”

陈平安看也不看皇帝宋和,轻轻放下茶盏,只是眉眼凌厉,盯着屋内那些大骊文武重臣,

缓缓道:“让兵、刑两部立即把一份详细名单交上来,藩属邱国境内,上至太后、君主,庙堂公卿,边军主将,下至所谓的文坛名士,江湖豪杰,还有山上的仙家门派里边,只要是所有铁了心想要打仗的,都给我记录在册,人数不限。”

“若是事先没有准备?好办,那我今天就坐在这里等着,等着你们两部衙门的酒囊饭袋准备好为止。”

说到这里,年轻国师眯眼,看似自言自语一句:“小小藩属,邱国作乱,也配与我大骊吏部尚书的敲定人选,一起并列议事?”

第1172章 书房里的写书人

吴王城竟是有些喘不过气来。

沈沉不愧是宦海沉浮一甲子还有余的老尚书了,只是迅速瞥了一眼坐在御案后边的皇帝陛下。

工部温而是沈沉的学生,低头喝了一口冰镇梅子汤,小朝会独一份的,上柱国姓氏可喝不上。

鸿胪寺卿晏永丰,紫照晏氏当代家主,是个容貌极为精悍老人,在这里,一向是点卯而已。

刑部尚书马沅,站起身,拽起腰间一块玉牌,片刻之后,御书房内出现一座沙盘模型,碧绿颜色的袖珍建筑,金色文字显示出不同的衙署,马沅如“探囊取物”,从千步廊一侧的南薰坊兵部衙署,打开一座“地”字库,再从中找出“邯州房”,紧接着从房内精准找到“邱国”,马沅朝一张书案上一份早就备好的卷宗,伸手点了点,那份卷宗便凭空出现在御书房内,悬在空中,马沅走过去拿在手中,望向皇帝,宋和笑道:“先让国师过目。”

马沅将卷宗交给陈平安,这位刑部尚书也不着急回去落座。

刑部的档案库,与打造剑舟的船坞,都是大骊朝廷的第一等机密。

别部官员想要调阅秘录,需要层层审批,勘合极严,就算是刑部内部,也是规矩重重,一道道手续,不能出现丝毫纰漏。

虽然规矩多,却并不意味着可以慢。

假公济私,故意拖沓,想要借机收取陋规,或者手段稍微高明一些,只在暗处进行利益置换?或是当天心情不佳,就给谁甩脸子,故意刁难别部官员?又或是出身不同的姓氏、官场山头,上边的人不对付,今儿总算落到暂在下边的我手上了,偏要卡你一卡,事后好与上边证明自己是如何的同气连枝?

昔年崔瀺每个月都会定期抽查这类公文,但这还只是表面的“官样文章”,真相是崔瀺在前三年里边,就一直盯着所有刑部档案诸司衙署官员的所有言行。

人性是说不准的东西,但是一个人的强大惯性是可以被训练出来的。

三年过后,崔瀺一次性拿出来翻旧账,赏的赏,升迁的升迁,罚的花样就多了,不是喜欢在坐在那把椅子上边,将权力用极致吗?

先把你的官帽子摘了,并且是这辈子都别想在仕途有所建树了,当官这条路就此断绝。

举荐官员,跟着贬了,没找到问题的科道官也别跑,若是出身好的世族子弟,家族各类荫封,例如国子监名额,庄田数额,一律酌情减少,若是扣除到没有还不够罚的,就找在朝为官的家族长辈,该申饬就申饬,该减俸就减俸,该辞官还乡就辞官。至于回到官邸或是家族祠堂,那是关起门来的家务事。反正具体缘由,赏罚条例,执法范式,下发到府郡一级的朝廷邸报,都给你写得明明白白。

我崔瀺,彻头彻尾的孤家寡人一个,没有道统文脉,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学生弟子,没有家眷子嗣,没有亲朋好友,没有志趣相投的文人,没有相熟的山上道友,无需置办任何私产,不接受任何朝廷封赏,年复一年,每年就是一颗雪花钱的俸禄。

所以若是与我政见不合,那就是你错了。

如果是就某件具体事务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