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仙人一拳拳落下,每一次拳势雷霆万钧,恐怕东宝瓶洲任何一座王朝的五岳雄山,也经不起他这一拳。
一身雪白的齐静春法相,只是扬起手臂,高高举起。
先是法相手心被砸出一个大坑,然后整只手掌砰然而碎,紧接着手臂一节一节被金色拳头打烂。
法相大损的齐静春仍然无动于衷,所有的注意力,始终放在虚握拳头的左手之上。
从拳头蔓延到整条手臂,再到肩头,覆满了雷电游走的道家符箓,每个字大如屋。
苍老嗓音继续响起,“莫要冥顽不化,齐静春,你若是愿意,可以追随贫道修行。”
齐静春稍稍转过头,低头凝望着那条千疮百孔的手臂,已经布满道家一脉掌教圣人写就的无上谶箓,好一个替天行道。
齐静春轻轻呵出一口气,沉声道:“清静……”
苍老声音透露出一股震怒,“齐静春,你大胆!”
一声怒喝,硬生生盖过了齐静春在“清静”之后的两个字。
高空有并拢双指作剑,轻而易举破开云海,一斩而下!
竟是直接将齐静春握拳的那条手臂,从肩头处斩落!
极远处,有一声不易察觉的叹息,充满惋惜。
儒家圣人不逾矩。
齐静春不该跨过道家那座雷池的。
那指剑成功斩断齐静春手臂后,似乎主人怒气犹在,双指快速缩回云海,并未就此罢休,而是以更快速度刺向那个已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的悬空拳头。
齐静春收回头顶只剩半截的右手手臂,迅速挡在珠子上方,往自己这边一搂,护在自己身前。
仙人双指一往无前,毫无悬念地洞穿齐静春法相的胳膊,来自窟窿的金色巨人那一拳,更是结结实实砸在齐静春法相的头颅之上。
齐静春这尊法相,摇摇欲坠。
虽然残肢断臂,依然大袖飘摇,自有读书人的风流,可越是如此,越显得惨不忍睹。
又是被当头一拳,齐静春法相继续下沉。
一拳紧接着一拳,好像不把这读书人砸得深陷地下就不罢休。
破败不堪的法相,死死护住身前的那颗拳头,那粒珠子,那座骊珠洞天,那些见面了会喊他一声“齐先生”的百姓。
这尊法相嘴唇微动,无声而念,“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小洞天之内。
乡塾之中,没有一名蒙童在场。
有一位独坐的青衫儒士,不仅仅是双鬓霜白,头发也已雪白。
读书人七窍流血,血肉模糊。
魂魄破碎,比一件重重摔在地上的瓷器还彻底。
读书人竟是快意至极的神色,闭目而笑,溘然而逝。
天下有我齐静春。
天下快哉,我亦快哉。
这一年,这座天下,春去极晚,夏来极迟。
第69章 夜幕
小镇好似遇上了百年难遇的天狗食日,一下子就漆黑一片,人人伸手不见五指。
加上小镇外一尊尊神像如爆竹炸裂,声响愈来愈频繁,当小镇因为天黑而寂静之时,就显得格外刺耳,这无疑又加深了小镇普通百姓的猜测,联想到之前那些载着大户子弟的牛车马车,市井巷弄里的老百姓一个个惶恐不安。
四姓十族的高大门墙内,无一例外,每当有奴仆丫鬟想要自作主张,高高挂起灯笼,很快就会遭受大声呵斥,一些个脾气急躁的家族管事人,甚至当场就拍掉那些灯笼,将其一脚踩烂,脸色狰狞,以视若仇寇的眼神,死死盯住那些原本出于好心的府上下人。
铁匠铺子这边,陈平安正在和宁姚坐在井口吃午饭,天黑之后,陈平安虽然奇怪,但是不耽误他低头扒饭,铁匠铺的伙食相当不错,长短工每餐都能分到一块食指长宽的肥腻红烧肉,外加一勺油水,饭管够,但是肉就只有一块,陈平安大概是两大碗米饭的饭量,所以每次从掌厨师傅那边分到一块肉后,因为有汤汁,第一碗往往是只吃饭不动肉,吃到最后,那块红烧肉就会从碗顶一点点滑落到碗底,然后跑去盛第二碗米饭,这才干净利落解决掉那块肉。
宁姚每次看到陈平安吃那饭,都有些想笑。
阮秀倒是不会像宁姚这样,青衣少女望向陈平安的视线里,仿佛写着四个大字,同道中人。
此时陈平安一手端着空荡荡的大白碗,一手持筷,竭尽目力环顾四周,只能依稀看到两三丈距离以内的景象。
最近这两天,除了给阮师傅的铁匠铺子做牛做马,陈平安要抽出三个时辰去练习走桩,白天一个,午时到未时,晚上两个,亥时到丑时。到后来陈平安尝试着走桩的同时,十指结剑炉桩,但是陈平安发现如此一来,会让自己呼吸不畅,步伐更加不稳,果断放弃,陈平安只在劳作间隙,趁人不注意的时候,锻炼剑炉来滋养身躯,其实对陈平安而言,只不过是把以往的烧瓷拉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