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第131章(1 / 2)

临近半山腰,周词忽问道:“那些话你信吗?”

谭子琛拉着脸说:“子不语怪力乱神。”

“要是这天下真有神呢,况且那日情形你也看见了,过去不曾造访,偏生是现在,难不成是天缘凑合。”

谭子琛一时语塞,人人亲眼得见,又非在梦境之中,他其实也百思不得其解。

周词继续说:“真真假假谁又可知,或许都是假的,也或许都是真的。”

谭子琛越听这话越让人费解,不禁侧目瞥了他一眼,周词目不斜视,嘴边犹挂着一丝浅淡的笑,没再多言。

因洪涝雨水之故,山脚下土石滑坡,道路不畅,神女庙空寂了几日,如今修复一番后大门重开,灾民入内焚香叩头、祈福消灾,只盼风调雨顺、一切太平。

铜炉内外青烟缕缕,泥塑的神女像更显朦胧渺远,百姓虔诚伏身于供台前,额头贴地,争相跪拜,心中默默祝祷。

待起身抬头,见神女面目端肃,神态祥和,而下方底座上黑乎乎一片,似有什么不寻常。

一人好奇地扒在蒲团上侧身看去,忍不住脱口叫道:“神像下边有字!”

人群立即在石像前围拢起来,几个县民趴伏在地细细察看,神女像的石雕台座下果真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迹。

有好事者当众念了出来,谭子琛走上前一听,面色瞬时白了。

他拨开人群坐在神像前,只要从跪拜的位置抬头起身便可清清楚楚看到台座下的字迹,上头写的竟是陈秉元的种种罪状,天灾横祸,州府长官不仅庸碌无为,甚至还层层盘剥各县粮食和赈灾钱,如今真出了事,这偌大的窟窿填补不上,遭殃的势必是夔州百姓。

他伸手朝石座上抹了下,并非刚写的,也不是用笔写下的,更像用手指蘸着墨涂上去,而笔迹也并非涪陵县衙中人所书,定是另有其人。

一石激起千层浪,殿中开始愈发喧闹,怨愤四起,谭子琛无言以对,他转头看向门口的周词,而他也正看向自己,面色平静如常。

谭子琛顿时猜到七八分,上前将周词带出神女庙,面色不善地质问道:“通判,莫不是你搞的鬼?”

周词谈谈说道:“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谭子琛心知此举冒险,但确实可以激起民愤,可民若要与官抗衡无疑是以卵击石。

他沉默半晌,又问:“这就是你所谓的办法?”

周词肃穆道:“如‘怪力乱神’之言论,一传十,十传百,他最轻贱的民心,何尝不是最尖锐的利刃?我赌,必定有人能将消息递入京城。”

谭子琛一愣,口中喃喃:“难不成天神济世救人之说也是你……”

周词神情坦然,并未否认,他越过他,远眺山川江河,目光毅然清亮:“你亦是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之人,应该明白,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

谭子琛摇头:“凭我心力只能守好区区一个涪陵。前路凶险,局势险恶,你纵有鸿鹄之志也不一定能在此漩涡中独善其身。”

周词笑道:“这话不该你对我说,你我一样,功名半纸,风雪千山,不都是心甘情愿吗?”

谭子琛侧身挡住周词的目光,冷然说道:“你恨陈秉元、傅良之流,但你是否想过,那也许正是人之秉性,即使不是你的,也是世间万千人的。与之抗争,只会万分苦痛。”

周词听言,忽长舒一口气,肩膀都往下沉了沉,他反而如释重负地笑了:“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谭子琛暗暗惊讶,看来他确实下定了决心,甚至试图重回京城。

文儒之心,谋士之胆,也不知将来风云又要如何变幻。

谭子琛转身与周词并肩眺望,天边虽无雨,却仍是阴云遮蔽。

“你就这么笃定?”

“陈秉元忙着向朝中要钱,短时间内无暇顾及我们。”说着周词微微一笑:“京中,御史中丞走马上任不到两月,便送他个绝佳的机会。”

小满躲在县衙里和阿七一同照料洪灾过境时的伤患,她照着郎中的嘱咐帮忙打下手,旁人要问起她是哪家的姑娘,她便得意回道:夔州府衙来的周通判是我相公。

要不了一两天,大家都和小满熟稔起来,而且怪的是,各种内服外用的药材经她之手用后,伤口不疼了,伤势也见好了,不知是郎中药用得对症还是她更有办法。而周词则一直在外奔忙。

午后,小满得闲片刻,便回房暂歇,刚大喇喇往卧榻上一歪,门就被推开了。

她立马坐起来问:“怎么这个点就回来了?”

周词道:“江水基本都退了,该安顿的也安顿好了。”

小满松了口气:“总算是过去了。”

“还没。”周词净了手,洗了把脸,换回常服坐到她身边,“屋田侵淹,百废待兴,涪陵至少得年才能恢复元气。”

“要是这年里再有洪水来犯呢?”

周词一时无言,神色黯然,小满笑笑,两腿盘坐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