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清官难断家务,我说文叔,你也该处理一下丫头的事了。”
这雅间内室里,他们几个苏门子弟正坐着喝茶闲聊,近来几天朝政在朝他们预想的方向发展。算是安稳,但李格非家却是出了篓子,像是捅了马蜂窝一般令人烦躁,使得这位员外郎不得不出来寻清静,只是没想到向来清静的潘楼也在传唱醉花阴。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淡淡的忧伤萦回在梁宇楣子间,木挂落上的流苏也被随之摇曳。
李格非按着额头发愁,也不知是谁抛出来的流言,说是自己女儿被人始乱终弃后写下的怨词,而令人诧异的是京里的人还真信了,而且还是大面积的相信,这下好了。女儿是整天被族里逼问,而他这做父亲的也免不了被指责教导无方。
不过旁边的晁补之却在笑,他是有些幸灾乐祸,“我看你就顺势推舟,把丫头许给那小子好了,也免得再有这些不三不四的流言,那小子……怎么说也是给我们出了大力的,你李家又多番欠他人情,如今何不成人之美?”
“站着说话不腰疼。”李格非恶他一眼,“要是这么容易我就不会躲这儿要清静了。”
陈师道也笑了。“要不就依老师所言,将丫头许给苏家了,怎么也是亲上加亲。”
“好了好了,你们俩就别掺和了,我就是死了也不会把女儿许给你们两家。”
两老头被戳穿心思后也不尴尬。反而是哈哈大笑起来,无伤大雅。
……
……
而李府,此时上下气氛僵硬且又凝滞,让人浑身拘束,即使是厨房里做菜的厨娘也要探脖子打听。
“小娘子怎么样了?”她拿住进来端菜丫鬟,“听外头说连大夫人都来了,不会出什么事儿吧。”
“秋娘你就安心做你的菜吧,小娘子又不是第一次了,急的什么,不跟你说了,我先上菜去了。”
“哎!”
这三十多几的厨娘有些萧索的搁下蒸笼盖,里头的果子鳖也没那么鲜香了。自从那流言兴起后,这府里头是没半天安分日子,可怜了小娘子,这回又是要遭罪了。
她心里挂念的小娘子此时确实是在被三堂会审。
“都这时候了,你这丫头还不说实话?你这是要气死你大娘啊!”
“我都说了,只是随手之作,并无它意,大娘你们太作真了。”
后院的三山厢房内,李清照被面前的三人审问不休,自己那姨娘就不用多说了,这两天嘴皮子都磨破了,不想今日这大娘和堂姐也过来开导她,真是有些哭笑不得。
“你老实跟大娘说,你与那书生究竟有没有……”
李清照在三人灼灼的目光下挎下肩,低头看着自己绣鞋上饰花,摇了摇头,有些无力。
她也累了。
现在就想知道这词是怎么传出去的……
“饿了,我去吃饭了。”
她站起来就推门出去了,把殷氏三个落了下来,不过这时候她们也没有追的意思,只是互相间以目示意,结果都是摇了摇头。
王氏叹了口气,“女大不中留……”
旁边坐着的李素握上她叔母的手安慰,“安安不小了,是该有自己的想法,如若她真的喜欢,叔母就随她意吧。”
王氏眼角的皱纹从未这么清晰过,髻上的玉胜也疲惫的瘫在发云上,扭头看看外头深秋的梧桐,叶子片片在落。
“真的留不住了吗?”她嘴里喃喃。
……
……
而作为流言的始作俑者,如今却是高兴的趴床上剥豆子吃。
“萸卿姐,你说我这事儿做的如何?你看那书生,这两天都躲那酒楼里不敢出来了。”
她在青衣楼上的阁间里与萸卿嬉笑,不过萸卿却是在低头练她的分茶。似乎对于身后的骄傲不以为意。
“你这话可别被姐姐听见了。”
“知道知道。”
慎伊儿很是骄傲,那书生通过舆论害了这么多人,自己这回也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酒楼里怎么也唱了?”
这时李师师拨开珠帘进来,微蹙着眉头,大堂里的醉花阴不知什么时候也唱了起来。可她之前明明交代过李媪不收这词,但才过了一天,这楼里就有那“人比黄花瘦”的词出来,一时间,底下纷论丛生,从雅间的西窗处飘进来。
“这词可真是……”。“妙啊,人比花黄瘦,我怎么想不到这词还能这么用。”
“李家娘子这词才,就是放眼整个大宋也绝难挑出一女辈能出其右,只是,这词未免……”
“不会是意指那苏仲耕吧……”
李师师将窗子合了。声音还有些大,吓得榻上的慎伊儿赶紧低头吃豆,不敢多瞧一眼。
……
……
这几天苏进又是处在了风口浪尖上,所以为了不让店门再被扔菜帮子,所以干脆就把铺子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