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第99节(2 / 3)

戏剧还在继续,妇人在独子的殷殷恳求下无奈同意,整日的以泪洗面,还要忍着哀痛为他准备厚实的衣裳。

送独子从军时,妇人哭得肝肠寸断,书生跪地磕头,感谢母亲的生养之恩。前一刻还是振奋人心的激烈琵琶,现在已经变成了依依惜别的婉转长笛。

“吾儿啊,不求你建功立业拜相封侯,只求你平平安安健全归来。”

第一个戏台的烛火熄灭,陆久安听到现场压抑不住的哽咽声。

杨苗苗最是感性,应当是想起了自家从军的小叔叔,抱着杨老汉的脖子哭得稀里哗啦的。

第二个戏台的幕布不知何时已经悄然撤下,烛火点燃,戏台背后挂的巨画变成了黄沙落日,烽火城墙,戏台上搭着帐篷,观众便知道,这是在边关了。

帐篷前,几个身穿甲冑胡须丛生的大汉展示着在边塞的艰苦生活,韩致看了一段觉得熟悉,这不是自己给陆久安描述的画面吗?

戏台上,大汉已经并排躺在地上,仰望天空那一轮明月,各自分享起了自己家乡的趣事。

羌笛声起,嘴里叼着野草的铁血男儿在回忆里泪流满面。

“原来战士们在边塞过得是这样的日子。咱们现在富足了,在家吃得好穿得暖,他们天天顶着寒风啃着冷馒头。”

“这是别家的儿,我看着也是心疼啊。”

“都说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他们餐风露宿的,也想家啊。”

突然,羌笛声嘎然而止,号角撕破夜幕强势插·入,观众的心也跟着揪起来。

“敌人来犯,男儿们,捡起你们手中的刀枪,跟我一起击退敌军。”

第二个戏台的烛火熄灭,第三个戏台的烛火亮起。

这个戏台上的角儿全是武生,领路人说的打戏就集中在第三场。

两军交战,一时间飞花走石。大武山扮的将军长得八面威风,一露头就得了大片掌声,陆久安悄声问韩致:“你看这选角,没有坠了你的名头吧。”

“这是我?”韩致于黑暗中转过头来,嘴唇不慎擦着陆久安的面颊而过。

“是也不是。”陆久安闹了个大红脸,回了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武戏高难度动作不少,木制戏台被踩得乒乓作响,鼓点密集,号角恢弘,观众很是过足了瘾。

此时穿着大周甲冑的武生开始慢慢力竭,一个不慎被长枪刺中,仰面倒下,观众席上一片哗然声,韩临深气鼓鼓道:“这戏不好,我大周怎么会被挞蛮打败。”

“稍安勿躁。”陆久安气定神闲地端着茶杯慢慢喝着。

戏台后面冲出三个伤痕累累的大周武生,第一个人单手执旗:“我娘还在家中等我,莫让挞蛮踏足这片土地。”

观众认出了这人是最初一幕那个投笔从戎的书生。

这时候,第一个戏台亮起一盏微弱的灯笼,灯笼下,老妇似在黑夜里穿针引线。

第二个武生高喊:“我要保护我家妻儿。”

第一个戏台又亮起一盏灯笼,母子二人坐在桌前吃饭。

第三个武生大喝:“二郎们,我们身后是大周万家灯火,别让那火灭了啊!枪损了,刀断了,我们还有血肉之躯。大周的火种,就让我们来守护吧!”

倒地的武生一个翻身而起。

左边是一片炊烟袅袅岁月静好,右边是一片金戈铁马血海垂虹,鼓声和笛声两相交织,观众屏住呼吸,恨不得生了四只眼睛,把整个戏台尽收眼底才好。

终于,在万众期待下,挞蛮被将军斩于刀下,以一个漂亮的旋转回身收幕了。

观众席上的灯笼被一一点亮,观众回魂似地惊喘一声,自席位上欢呼而起,拍着双手高声喝彩。

“我们还能这么安稳的生活,都是边塞战士为我们争取来的。”

“那些战士又何尝不是别人的儿子,别人的相公,别家娃儿的爹。”

“太精彩了,这出戏把我看哭好几回。”

沐蔺意犹未尽地瞧着戏台:“确实与我以前看的有所不同,陆大人居然还有排戏的本领呢。有没有说过,你很像那深埋于地的宝藏,越挖越令人欣喜,越挖越令人爱不释手。”

陆久安撇了一眼沉默不语的韩致,心道:有,就在你旁边,不过韩朝日说我像瓦姬花。

戏班主从观众手里得了不少额外的赏钱,他还没来得及脱下身上的服饰,见陆久安一行起身准备外面走,挤开热情围过来的观众,费力来到陆久安面前。

韩致从怀里摸出一锭银子放在他手里:“班主这一出戏排得很好。”

班主受宠若惊:“谢韩将军赏赐,全是陆大人的剧本写得好,这戏台也是别出心裁,观众们图个新鲜。”

陆久安端出那副谦谦君子的儒雅之态,他在陌生人面前装腔作势了两三年,早就练得炉火纯青。

“今日这盛况,我想班主应当没有后悔受我之邀吧。”

“不后悔不后悔。”班主露出喜不自胜地笑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